正在閱讀:

在女性主義成為“顯學”的今天,我們?nèi)绾斡懻摗袄系俏膶W” | 編輯部聊天室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在女性主義成為“顯學”的今天,我們?nèi)绾斡懻摗袄系俏膶W” | 編輯部聊天室

雖然現(xiàn)在都被統(tǒng)稱為“老登文學”,但內(nèi)里的文學品質(zhì)是有高低參差的,現(xiàn)在它們都被劃歸在一起,拉齊到同一個平面。

164期主持人 | 尹清露

整理|實習記者 覃瑜曦

不知不覺中,最近的豆瓣時間線多出許多對“老登電影/文學/藝術(shù)”的討伐。最早出圈的是“老登電影”,指的是男性本位、講述男性故事的電影,豆瓣TOP250中的多數(shù)都沒能幸免,如果說《海上鋼琴師》還是“小試牛登”,那么《教父》《肖申克的救贖》就是“登峰造極”的典范。緊接著,網(wǎng)友還發(fā)明了“老登文學獎提名”,賈平凹和馮唐位列前二,海明威、劉慈欣等作家也紛紛中彈,互聯(lián)網(wǎng)上一時間充滿了活潑的氣氛。

截圖自豆瓣

根據(jù)媒體《新周刊》的溯源,這次討伐的緣起是電影《好東西》熱映,網(wǎng)上出現(xiàn)了它“是不是小妞電影”的討論,于是有網(wǎng)友用魔法打敗魔法,提出了與之相對的“老登電影”概念。關于這場討論,最大的爭議焦點在于它是女性意識覺醒的表現(xiàn),還是在亂扣帽子。一部分網(wǎng)友認為,這說明我們終于能夠以女本位的視角來重新審視被奉為經(jīng)典的作品,不再只是相信從小耳濡目染的“權(quán)威”,而能夠奪回屬于女性的語言;也有網(wǎng)友認為這種一刀切的做法過于極端,性別視角也不是唯一可取的視角。

在今天混亂的輿論場上,另一個概念也還沒來得及得到厘清,那就是“小妞電影”,它起源于美國的“chick flick”,指的是以女性為核心、故事場景較為輕松歡快的一類電影,多以都市愛情為題材,比如《BJ單身日記》《他其實沒那么喜歡你》。小妞電影誕生的背景是20世紀末期至21世紀初,與歐美的新自由主義經(jīng)濟形勢息息相關,到了今天,“小妞電影”也迎來了另一輪質(zhì)疑:雖然看上去是在彰顯女性權(quán)利與自由,但無害的愛情題材以及通常無辜可愛的女性形象,讓這個門類在不少觀眾心中成為了“輕浮膚淺”的代名詞。

01 突然爆火的“老登”

徐魯青:在豆瓣上看到老登文學排名榜,前十人里面有弗洛伊德、賈平凹、王朔、納博科夫、馮唐、太宰治等等,很少能看到馮唐和納博科夫出現(xiàn)在同一個名單里。所以我在想它的評價體系是不是拉平了很多東西,我還是覺得,評論一部作品除了它是否男本位之外,還有一個更加內(nèi)部的評判標準,當然也可以說之前的那些文學評判標準是錯的,但至少一個藝術(shù)體系是有審美標準的。

去年有部韓國小說《她厭男,她是我女友》特別火,大概講述了一個男生的前女友從東亞男性喜歡的“白瘦幼”轉(zhuǎn)變?yōu)榕灾髁x者的故事,男生想找前女友復合時,他發(fā)現(xiàn)前女友開始擁有自己的想法,男生感到很生氣。這本書當時還挺火的,也有很大的社會意義,但我覺得它的質(zhì)地不足以被稱為“文學”。

[韓] 閔智炯 著 黃莞婷 譯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023-5-25

尹清露:我理解魯青的意思,雖然現(xiàn)在都被統(tǒng)稱為“老登文學”,但內(nèi)里的文學品質(zhì)是有高低參差的,文學品質(zhì)是不同的,現(xiàn)在它們都被劃歸在一起,評判的標準被拉齊到了“它是老登”的主觀感受里面。

徐魯青:對,如果可以評老登文學,那也可以劃分中產(chǎn)文學、底層文學。我們要怎么一個個對這些標準呢?

董子琪:我也看過《她厭男,她是我女友》,覺得寫得挺有趣的,有一個場面是他和他女友去參加一個婚禮,女友就和男方家里比較保守的爺爺嗆聲,非常尷尬,但也很好笑。我很喜歡這個段落,因為很稀缺,會想象一個女性主義者在家庭聚會場合把自己的主張像出柜一樣講出來,會形成怎樣的尷尬氛圍?是不是會把別人的下巴都驚掉了?這個地方還挺好笑的,有點像輕喜劇,作者想用好笑和荒謬消解話題的嚴肅和沉重吧。

剛才魯青說到,老登文學榜單將好多作家放在一塊討論,我注意到王朔也在榜單里。在我看來王朔應該是非常流行的、非常受歡迎的作家了,他也在老登文學榜單里,能體現(xiàn)出一些女性讀者的情緒。其實這么說,我看王朔作品改編的電視劇,也能夠感覺到其中混不吝的男性主體、男性中心的人物形象,比如《過把癮》里面王志文演的方言,當他看到他老婆杜梅(江珊 飾)打扮得比較華麗,在街口等他,他說的是:“你怎么穿得跟雞一樣?!彼拇竽?、他的主體性和他的反抗精神,都建立在對女性角色的侮辱和輕蔑的基礎上,在一段時間內(nèi),這種“流氓無產(chǎn)者”的形象受到了很多歡迎。

《過把癮》海報

我之前只在東北方言里面聽說過“欠登”,是比較欠揍、講話不著邊際的意思。魯青問范德彪屬不屬于老登,我不太贊成,他說教方面可能有點符合,但他的年齡不太夠,范德彪才40歲左右,老登的年齡要更大。舉例而言,《鄉(xiāng)村愛情故事》里的趙四和劉能更像老登,趙四挺壞的,劉能對女性很輕浮,很喜歡調(diào)戲別人,都有些老不正經(jīng)的意味在,但換句話說,同部作品中的角色謝廣坤表現(xiàn)得很正經(jīng),可又經(jīng)常干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家庭也搞得一團亂麻。所以“老登”這個詞很難對應為某個人,它更像一個集合,把這些人的缺點都集合在一起。可以說是魯迅的分類“父男”和“嫖男”的結(jié)合?

除了具體形象的討論外,我們還可以討論老登視角——文學和影視中,一種整體不自知的視角。比如說,有人認為《教父》是老登影視,那就要問《教父》系列想要傳達的是一種崇高和力量感,它是不是真的做到了?還是說它表面上非常崇高、有力量感,實際上是猥瑣、虛偽或者是虛張聲勢的。我認為這是需要區(qū)分的?!犊耧j》的高啟強(張頌文 飾)就有點像教父,唯我獨尊,把犯罪上升為原則,在家里搞分封制等等,很多人都贊美他,我覺得贊美的是他的力量感、崇高感、權(quán)威感,高啟強這個人物完成得比較好,不至于讓人覺得他是猥瑣和虛偽的,一些作品做不到這些,就會讓人感到落差。

《狂飆》中的高啟強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作者認為電影《老炮兒》里面的六爺(馮小剛 飾)就是一個老登?!独吓趦骸分饕v的是作為父輩的六爺(馮小剛 飾)如何戰(zhàn)勝了小飛(吳某凡 飾),他是父輩的權(quán)威,同時又通過征服女人來表達自己的男性荷爾蒙。這啟發(fā)了我思考,作品在表現(xiàn)人物力量的時候是不是會把其他角色變成傀儡和木偶?是否像在玩弄觀眾的智商和感情?這個方面是需要把握的。

徐魯青:子琪剛剛說的還是作品內(nèi)部的標準,即一部作品在構(gòu)造角色的時候,是不是把其他角色變成傀儡,或者沒有尊重其他角色。但是我覺得現(xiàn)在大家討論老登文學的重點是,即使角色塑造是立得住的,但人物或者故事本身是爹的,那還可不可???

尹清露:嗯,大家討論的應該不是人物塑造得好不好、文學品質(zhì)好不好這些問題。

董子琪:我今年看了翁貝托·埃科寫的《米蘭講稿》和《詮釋與過度詮釋》,他批評了一種觀點——“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他不主張詮釋可以無限制地擴張下去,認為批評是分為好的批評和壞的批評的。好的批評的關鍵在于,整體上是否能夠成立,比如你主張一個觀點,你在許多細節(jié)、環(huán)節(jié)當中都能找到支撐,而不是攻其一點,不及其余,這是翁貝托·??频囊粋€基本論點,也是對不確定性、相對主義的攻擊和反駁。如果覺得老登很討厭,就是想要嘲笑一下,這當然是可以的。

[意] 翁貝托·???著 文錚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24-8-20

尹清露:我剛開始看到老登文學時,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它把我們沒有辦法劃歸起來的東西,比如我們對于弗洛伊德總是寫戀母、馮唐的油膩等零零散散的男性文人批判,用一個“老登文學”就解決了。

董子琪:這樣說比較解氣吧。

尹清露:對,像是一種語言的發(fā)明,很有創(chuàng)造力。但子琪也說到了一個很重要的點,究竟老登文學是在開玩笑,還是真的把它嚴肅化了。我認為這場關于老登文學的討論,在傳播的過程中好像發(fā)生了一些問題,也許大家剛開始是一種玩梗的心態(tài),包括“登”峰造極這種引人發(fā)笑的梗,但在之后發(fā)酵、擴大的過程中,討論就變得越來越立場對立,明明是樂子,也要變成立場站隊,我就很想問為什么要這么嚴肅。

另外我覺得很匪夷所思的是,那個投票把弗洛伊德、賈平凹和馮唐放在一起。

潘文捷:我看到有網(wǎng)絡評論說“馮唐或成最大贏家”,“馮唐每天在家里都要笑死了”。

徐魯青:主要是我們除了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用語言表達對老登的反感之外,好像也沒有別的武器了,就像當年的反性騷擾運動,女性想要表達對一些事情的抵抗,除了在社交網(wǎng)絡上造勢外,好像很少有其他辦法。

尹清露:但我覺得,話語還是會改變一些東西的,也許不是馬上從經(jīng)濟或是作品層面表現(xiàn)出來?!逗脰|西》就是一個例子,微博上有個帖子就說到,《好東西》優(yōu)點之一在于,它把最近兩年發(fā)明出的詞語變成了常用語,放入到了電影里面,比如鐵梅(宋佳 飾)會提醒他的手下“懷舊是油膩的開始”,油膩這個詞就是我們不斷地在日常中使用,才進入了語言體系里面,這是潛移默化中的改變。

《好東西》劇照

除此之外,我們剛剛聊到的“把很多作品拉齊到同一個平面”的做法,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比如馮唐會在家里笑醒、很多人沒讀過弗洛伊德等等,包括我刷社交媒體的時候,發(fā)現(xiàn)冒出了很多老登音樂、老登城市,可能大家也不會真的去分辨它里面的細微之處?!暗丁币彩且粋€例子,它已經(jīng)是日常用語了,這是一個好事,但是爹味可以套到任何事情上面,也變成了一個失去了微妙、細微差別的詞。

02 老登文學 VS 小妞電影

潘文捷:文化語境里,男生壞好像不是一個缺點,而女生只有成為“好女孩”才行,所以我在想,“老登”這個詞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我覺得中國70%的人都不大知道這個詞原來的意思,你說別人是老登,可能他還會嬉皮笑臉地說“對,我就是老登”,

說到小妞電影,它的英文翻譯是Chick Flicks,聽它的發(fā)音就讓人感覺很“輕”,我搜了一下chick這個詞的含義,不論是劍橋詞典或其他詞典都提到,chick這個詞盡管形容的是年輕女性,但對于很多女生來說是具有冒犯性的。Joy English(專職英語教育機構(gòu))的雜志上有美式流行語專欄,專欄中對chick的解釋是:哪一種女生最受男子歡迎?答案是chicks,因為chicks最年輕、最可愛、最好騙。同時,chick指涉世未深、愛做夢的年輕女孩,她們不是愛看愛來愛去的文藝愛情片,就是愛看女生當家的電影。按照一般的女性主義觀點,chick這個詞最應該被詬病的問題是將女性幼齡化,按照傳統(tǒng)社會中對于好女人的想象,去塑造出一個小鳥依人的小女人的形象,所以不論是chick或是中文的小妞,它們本身就帶有點貶低的色彩。

對比而言,如果是老登電影,那么這類女性角色通常是被邊緣化、成為男性附庸的,她們通常會作為男性的欲望對象,以這種方式被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而反觀小妞電影,它本身是后女性主義思潮涌動的產(chǎn)物。伴隨著消費主義的發(fā)展,區(qū)別于過去對性別特質(zhì)的遮掩和規(guī)避,小妞電影反而突出和強調(diào)了女性的性別特質(zhì),通過消費手段強化女人味就成為一種慣用的宣傳策略,《穿普拉達的女王》等電影就是這種策略的代表。通常來說,這類電影的女主都是相貌平平、背景普通的年輕女孩,遭遇困難后,整個容或者是化個妝就產(chǎn)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本普通的她們突然獲得大家的關注,生活仿佛已經(jīng)走上了正軌,一切都積極向好了起來。

這樣看來,小妞電影好像賦予了女性更多選擇權(quán),男性有的時候也會變成被凝視的對象,可女性完全沒有被凝視嗎?我認為不是,它是既有男性在凝視你,也有其他的女性在凝視你,你的同輩在凝視你,雖然是女性為主體,但是你要是一個青春靚麗、漂亮的小妞。

《穿普拉達的女王》海報

進一步舉例來說,小妞電影里是有抵抗元素的,但其中仍舊包含需要反思的內(nèi)容。麥當娜出道就是一個“壞女孩”的形象,她會說:我就是個壞女孩。這些話語和特質(zhì)都超出了過去中產(chǎn)家庭的規(guī)范,在已被父權(quán)社會污名的路線上尋找一種逃逸的可能。但是,父權(quán)社會面對這種異常,會把你再變成它需要的“好女孩”,很多小妞電影里的女主角們初始的角色是富有獨特個性的,但一旦找到值得托付的男人,她們的個性可能會消失,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圖》里的文佳佳,她說“他是世上最好的人,他不會給我買游艇,不會跟我吃法國大餐,但是他會跑過好幾個街區(qū)給我買愛吃的豆?jié){油條”,《失戀33天》里的黃小仙(女)也在王小賤(男)的陪伴下回到了穩(wěn)定的主流價值體系當中。

前幾天我和清露聊過曲曲大女人和Ayawawa,她們依舊在強調(diào)“女人味”。因為現(xiàn)在的生存環(huán)境很嚴苛,女性依舊很難通過正當競爭手段去實現(xiàn)自我,那么她們主張的是:女人征服男人,進而征服世界,表面上遵從著男性主導的社會秩序,通過所謂的性別優(yōu)勢不斷地表演女人味,使得女人在男性主導的秩序當中找到捷徑,實現(xiàn)自己的反叛。但是這樣真的可以行得通嗎?我表示懷疑。

尹清露:我還和朋友在家里看過一節(jié)曲曲大女人的課(笑),她開課教女生如何吊富豪,比如開頭怎么聊天、怎么給情緒價值,甚至貼出具體聊天截圖,指導女生要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回復,以此一步步地誘導富豪付出,大概是這樣。

通過利用男權(quán)來反叛男權(quán),這好像變成了一個越來越明顯的意識,鈴木涼美也在她的書里提到過。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無奈的選擇,一個女生沒有別的辦法,或者說她最好的辦法就是去依附、利用男權(quán)體制,然后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比如金錢上的自由等等。

不過我認為這跟小妞電影還不太一樣,小妞電影沒有這么明顯的“通過利用開展反叛”的意識,而是更單純一些。小妞電影給我的感受是愉悅和輕盈,我回看了我的豆瓣,《給朱麗葉的信》《穿普拉達的女王》《愛情與靈藥》《相思成災》這些我都看過,盡管情節(jié)已經(jīng)忘了,但文捷提到的Chick Flick的“輕盈”的感覺依舊存在。在我看來,小妞電影盡管是異性戀故事,但它們的內(nèi)核也不是完全的恨嫁女、想嫁真命天子,比如我特別喜歡的《和莎莫的500天》,印象深刻的是它探討了情感里很苦澀的部分,比如情感的錯位。

《和莎莫的500天》海報

徐魯青:還有逃避性依戀。

尹清露:TomJoseph 飾)可能就是焦慮型依戀吧。像莎莫這樣的女孩,當時有另外一個詞叫做Manic Pixie Dream Girl,狂躁的精靈夢幻女孩,也是片子里特定的女性形象之一,指的是古靈精怪、不太順從于男性的性格,我覺得這個形象也呼應了文捷提到的“逃逸的可能”。不過,在文捷說完之后我又意識到,這部影片的最后,古靈精怪的莎莫最后一次見到Tom的時候,她說她結(jié)婚了,意思是:我以前想要自由,但是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結(jié)婚還是蠻好的。所以小妞電影有好的地方,也有整體性缺失的部分。

最近不少人把小妞電影和老登電影進行比較,兩類觀點比較突出。一種觀點是,將小妞電影視為老登電影的反面,因為它比較輕盈,不會講那些沉重的宏大敘事;另一種觀點是,小妞電影也是另一種父權(quán)電影/老登電影,因為它講的還是結(jié)婚戀愛的故事,好像并沒有實現(xiàn)女性自由。以《好東西》為例,有人認為《好東西》不是小妞電影,因為它里邊沒有性別凝視,更加女性本位。不過,我覺得沒有必要再去內(nèi)部劃分陣營、分清敵我了吧,不論是《好東西》還是小妞電影,我看完之后心情都覺得很暢快很輕松,那這樣是不是也已經(jīng)很好了呢?

潘文捷:小妞電影里只是展現(xiàn)她們本身想要追求的生活狀態(tài),一種不受束縛的狀態(tài),它只是呈現(xiàn),沒有嚴肅批評,我覺得這可能是輕盈感的來源。

尹清露:對,就是沒有那么多說教吧。

03 在女性主義成為“顯學”的今天,我們?nèi)绾巍跋蚯翱础?/span>

尹清露:之前文捷說過,女性主義已經(jīng)成為了某種“顯學”,大家認為我們到底要以怎樣的姿勢、怎樣的切入口進行性別議題的討論?相同的說教說過許多遍之后,輿論割裂的現(xiàn)狀似乎并未改變,這或許讓我們感到游移和退縮,我個人的經(jīng)驗是,有時甚至都不想聊性別話題了。

徐魯青:從2017年到現(xiàn)在,我倒覺得大家對于性別的關注和意識都有改變,至少有許多人在關注這件事了。但以什么樣的方式討論它我也很無解,我覺得有的時候過于嚴苛了,比如前兩天邵藝輝給吳柳芳點贊被罵了,有人覺得她背刺了女性主義,但我覺得沒有必要做這么多的內(nèi)耗。

董子琪:我覺得討論還是從實際和自身專業(yè)出發(fā),從尊重自己也尊重專業(yè)的角度來討論會比較好。老是寫概論式的發(fā)言有點危險,如果真的從專業(yè)角度,把切口切得比較細再進入討論的話,會更加不可辯駁,因為你知道你自己在說什么,你知道它的傳統(tǒng),就當然不會一竿子把它打翻。

除此之外,應該在已知的情況下,再去開展批評。舉例而言,“野草”這個意象對魯迅來說很重要,可回到現(xiàn)實當中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野草都是野菜,換言之,野草作為一個意象來說很酷,但要是真的看具體實際,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沒有那么地有“意識形態(tài)”。有一部分人討論問題并不顧及問題本身,這就使得討論有很多的projection(投射),投射多了之后就可能會造成討論本身遠離現(xiàn)實。

魯迅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3-3

尹清露:這個我是很認同的,但如果這樣講,又會有人反駁“不是專業(yè)的難道我就不能評論了嗎”。

潘文捷:前幾年,我在網(wǎng)上看到了兩篇非常讓我震驚的文章,一篇是楊早寫的《如果女性自愿裹小腳怎么辦》,還有一篇叫《一桌沒有姑娘的飯局,還能叫吃飯嗎》?,F(xiàn)在你會發(fā)現(xiàn),輿論變化得很快,這是一個挺令人開心的事情。任何新的想法,在剛剛出來的時候肯定會被討論或者被誤解,反而我認為,討論和誤解越多,那么我們就更有可能把這件事情澄清,慢慢地把這些事情講清楚,畢竟大家其實是在關注這些事情的。

如果要談性別話題,我的感受是,現(xiàn)在也不需要一些人沖在前面去談這些東西了,因為大家都在談,那么我們就可以去關注一些別的條線,比如說清露關注的AI話題等等。我真的很希望,有一天大家都不需要去談這個性別話題,那我們就可以干點別的了,我覺得女性在性別話題上花了非常多時間,這是一種生命的浪費,憑什么女性就天然要關注這個,必須卡在這里,必須每天都承受著身為第二性的生命經(jīng)驗。如果有一天可以少談,那反而是件好事。

尹清露:我也同意文捷說的,還是要多談一些新問題,而不是在老問題、舊問題上打轉(zhuǎn)。這樣說好像不是很正確,但不正確也是改變的開始吧。

未經(jīng)正式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本文,侵權(quán)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在女性主義成為“顯學”的今天,我們?nèi)绾斡懻摗袄系俏膶W” | 編輯部聊天室

雖然現(xiàn)在都被統(tǒng)稱為“老登文學”,但內(nèi)里的文學品質(zhì)是有高低參差的,現(xiàn)在它們都被劃歸在一起,拉齊到同一個平面。

164期主持人 | 尹清露

整理|實習記者 覃瑜曦

不知不覺中,最近的豆瓣時間線多出許多對“老登電影/文學/藝術(shù)”的討伐。最早出圈的是“老登電影”,指的是男性本位、講述男性故事的電影,豆瓣TOP250中的多數(shù)都沒能幸免,如果說《海上鋼琴師》還是“小試牛登”,那么《教父》《肖申克的救贖》就是“登峰造極”的典范。緊接著,網(wǎng)友還發(fā)明了“老登文學獎提名”,賈平凹和馮唐位列前二,海明威、劉慈欣等作家也紛紛中彈,互聯(lián)網(wǎng)上一時間充滿了活潑的氣氛。

截圖自豆瓣

根據(jù)媒體《新周刊》的溯源,這次討伐的緣起是電影《好東西》熱映,網(wǎng)上出現(xiàn)了它“是不是小妞電影”的討論,于是有網(wǎng)友用魔法打敗魔法,提出了與之相對的“老登電影”概念。關于這場討論,最大的爭議焦點在于它是女性意識覺醒的表現(xiàn),還是在亂扣帽子。一部分網(wǎng)友認為,這說明我們終于能夠以女本位的視角來重新審視被奉為經(jīng)典的作品,不再只是相信從小耳濡目染的“權(quán)威”,而能夠奪回屬于女性的語言;也有網(wǎng)友認為這種一刀切的做法過于極端,性別視角也不是唯一可取的視角。

在今天混亂的輿論場上,另一個概念也還沒來得及得到厘清,那就是“小妞電影”,它起源于美國的“chick flick”,指的是以女性為核心、故事場景較為輕松歡快的一類電影,多以都市愛情為題材,比如《BJ單身日記》《他其實沒那么喜歡你》。小妞電影誕生的背景是20世紀末期至21世紀初,與歐美的新自由主義經(jīng)濟形勢息息相關,到了今天,“小妞電影”也迎來了另一輪質(zhì)疑:雖然看上去是在彰顯女性權(quán)利與自由,但無害的愛情題材以及通常無辜可愛的女性形象,讓這個門類在不少觀眾心中成為了“輕浮膚淺”的代名詞。

01 突然爆火的“老登”

徐魯青:在豆瓣上看到老登文學排名榜,前十人里面有弗洛伊德、賈平凹、王朔、納博科夫、馮唐、太宰治等等,很少能看到馮唐和納博科夫出現(xiàn)在同一個名單里。所以我在想它的評價體系是不是拉平了很多東西,我還是覺得,評論一部作品除了它是否男本位之外,還有一個更加內(nèi)部的評判標準,當然也可以說之前的那些文學評判標準是錯的,但至少一個藝術(shù)體系是有審美標準的。

去年有部韓國小說《她厭男,她是我女友》特別火,大概講述了一個男生的前女友從東亞男性喜歡的“白瘦幼”轉(zhuǎn)變?yōu)榕灾髁x者的故事,男生想找前女友復合時,他發(fā)現(xiàn)前女友開始擁有自己的想法,男生感到很生氣。這本書當時還挺火的,也有很大的社會意義,但我覺得它的質(zhì)地不足以被稱為“文學”。

[韓] 閔智炯 著 黃莞婷 譯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023-5-25

尹清露:我理解魯青的意思,雖然現(xiàn)在都被統(tǒng)稱為“老登文學”,但內(nèi)里的文學品質(zhì)是有高低參差的,文學品質(zhì)是不同的,現(xiàn)在它們都被劃歸在一起,評判的標準被拉齊到了“它是老登”的主觀感受里面。

徐魯青:對,如果可以評老登文學,那也可以劃分中產(chǎn)文學、底層文學。我們要怎么一個個對這些標準呢?

董子琪:我也看過《她厭男,她是我女友》,覺得寫得挺有趣的,有一個場面是他和他女友去參加一個婚禮,女友就和男方家里比較保守的爺爺嗆聲,非常尷尬,但也很好笑。我很喜歡這個段落,因為很稀缺,會想象一個女性主義者在家庭聚會場合把自己的主張像出柜一樣講出來,會形成怎樣的尷尬氛圍?是不是會把別人的下巴都驚掉了?這個地方還挺好笑的,有點像輕喜劇,作者想用好笑和荒謬消解話題的嚴肅和沉重吧。

剛才魯青說到,老登文學榜單將好多作家放在一塊討論,我注意到王朔也在榜單里。在我看來王朔應該是非常流行的、非常受歡迎的作家了,他也在老登文學榜單里,能體現(xiàn)出一些女性讀者的情緒。其實這么說,我看王朔作品改編的電視劇,也能夠感覺到其中混不吝的男性主體、男性中心的人物形象,比如《過把癮》里面王志文演的方言,當他看到他老婆杜梅(江珊 飾)打扮得比較華麗,在街口等他,他說的是:“你怎么穿得跟雞一樣?!彼拇竽?、他的主體性和他的反抗精神,都建立在對女性角色的侮辱和輕蔑的基礎上,在一段時間內(nèi),這種“流氓無產(chǎn)者”的形象受到了很多歡迎。

《過把癮》海報

我之前只在東北方言里面聽說過“欠登”,是比較欠揍、講話不著邊際的意思。魯青問范德彪屬不屬于老登,我不太贊成,他說教方面可能有點符合,但他的年齡不太夠,范德彪才40歲左右,老登的年齡要更大。舉例而言,《鄉(xiāng)村愛情故事》里的趙四和劉能更像老登,趙四挺壞的,劉能對女性很輕浮,很喜歡調(diào)戲別人,都有些老不正經(jīng)的意味在,但換句話說,同部作品中的角色謝廣坤表現(xiàn)得很正經(jīng),可又經(jīng)常干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家庭也搞得一團亂麻。所以“老登”這個詞很難對應為某個人,它更像一個集合,把這些人的缺點都集合在一起??梢哉f是魯迅的分類“父男”和“嫖男”的結(jié)合?

除了具體形象的討論外,我們還可以討論老登視角——文學和影視中,一種整體不自知的視角。比如說,有人認為《教父》是老登影視,那就要問《教父》系列想要傳達的是一種崇高和力量感,它是不是真的做到了?還是說它表面上非常崇高、有力量感,實際上是猥瑣、虛偽或者是虛張聲勢的。我認為這是需要區(qū)分的?!犊耧j》的高啟強(張頌文 飾)就有點像教父,唯我獨尊,把犯罪上升為原則,在家里搞分封制等等,很多人都贊美他,我覺得贊美的是他的力量感、崇高感、權(quán)威感,高啟強這個人物完成得比較好,不至于讓人覺得他是猥瑣和虛偽的,一些作品做不到這些,就會讓人感到落差。

《狂飆》中的高啟強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作者認為電影《老炮兒》里面的六爺(馮小剛 飾)就是一個老登?!独吓趦骸分饕v的是作為父輩的六爺(馮小剛 飾)如何戰(zhàn)勝了小飛(吳某凡 飾),他是父輩的權(quán)威,同時又通過征服女人來表達自己的男性荷爾蒙。這啟發(fā)了我思考,作品在表現(xiàn)人物力量的時候是不是會把其他角色變成傀儡和木偶?是否像在玩弄觀眾的智商和感情?這個方面是需要把握的。

徐魯青:子琪剛剛說的還是作品內(nèi)部的標準,即一部作品在構(gòu)造角色的時候,是不是把其他角色變成傀儡,或者沒有尊重其他角色。但是我覺得現(xiàn)在大家討論老登文學的重點是,即使角色塑造是立得住的,但人物或者故事本身是爹的,那還可不可???

尹清露:嗯,大家討論的應該不是人物塑造得好不好、文學品質(zhì)好不好這些問題。

董子琪:我今年看了翁貝托·??茖懙摹睹滋m講稿》和《詮釋與過度詮釋》,他批評了一種觀點——“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他不主張詮釋可以無限制地擴張下去,認為批評是分為好的批評和壞的批評的。好的批評的關鍵在于,整體上是否能夠成立,比如你主張一個觀點,你在許多細節(jié)、環(huán)節(jié)當中都能找到支撐,而不是攻其一點,不及其余,這是翁貝托·??频囊粋€基本論點,也是對不確定性、相對主義的攻擊和反駁。如果覺得老登很討厭,就是想要嘲笑一下,這當然是可以的。

[意] 翁貝托·???著 文錚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24-8-20

尹清露:我剛開始看到老登文學時,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它把我們沒有辦法劃歸起來的東西,比如我們對于弗洛伊德總是寫戀母、馮唐的油膩等零零散散的男性文人批判,用一個“老登文學”就解決了。

董子琪:這樣說比較解氣吧。

尹清露:對,像是一種語言的發(fā)明,很有創(chuàng)造力。但子琪也說到了一個很重要的點,究竟老登文學是在開玩笑,還是真的把它嚴肅化了。我認為這場關于老登文學的討論,在傳播的過程中好像發(fā)生了一些問題,也許大家剛開始是一種玩梗的心態(tài),包括“登”峰造極這種引人發(fā)笑的梗,但在之后發(fā)酵、擴大的過程中,討論就變得越來越立場對立,明明是樂子,也要變成立場站隊,我就很想問為什么要這么嚴肅。

另外我覺得很匪夷所思的是,那個投票把弗洛伊德、賈平凹和馮唐放在一起。

潘文捷:我看到有網(wǎng)絡評論說“馮唐或成最大贏家”,“馮唐每天在家里都要笑死了”。

徐魯青:主要是我們除了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用語言表達對老登的反感之外,好像也沒有別的武器了,就像當年的反性騷擾運動,女性想要表達對一些事情的抵抗,除了在社交網(wǎng)絡上造勢外,好像很少有其他辦法。

尹清露:但我覺得,話語還是會改變一些東西的,也許不是馬上從經(jīng)濟或是作品層面表現(xiàn)出來?!逗脰|西》就是一個例子,微博上有個帖子就說到,《好東西》優(yōu)點之一在于,它把最近兩年發(fā)明出的詞語變成了常用語,放入到了電影里面,比如鐵梅(宋佳 飾)會提醒他的手下“懷舊是油膩的開始”,油膩這個詞就是我們不斷地在日常中使用,才進入了語言體系里面,這是潛移默化中的改變。

《好東西》劇照

除此之外,我們剛剛聊到的“把很多作品拉齊到同一個平面”的做法,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比如馮唐會在家里笑醒、很多人沒讀過弗洛伊德等等,包括我刷社交媒體的時候,發(fā)現(xiàn)冒出了很多老登音樂、老登城市,可能大家也不會真的去分辨它里面的細微之處?!暗丁币彩且粋€例子,它已經(jīng)是日常用語了,這是一個好事,但是爹味可以套到任何事情上面,也變成了一個失去了微妙、細微差別的詞。

02 老登文學 VS 小妞電影

潘文捷:文化語境里,男生壞好像不是一個缺點,而女生只有成為“好女孩”才行,所以我在想,“老登”這個詞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我覺得中國70%的人都不大知道這個詞原來的意思,你說別人是老登,可能他還會嬉皮笑臉地說“對,我就是老登”,

說到小妞電影,它的英文翻譯是Chick Flicks,聽它的發(fā)音就讓人感覺很“輕”,我搜了一下chick這個詞的含義,不論是劍橋詞典或其他詞典都提到,chick這個詞盡管形容的是年輕女性,但對于很多女生來說是具有冒犯性的。Joy English(專職英語教育機構(gòu))的雜志上有美式流行語專欄,專欄中對chick的解釋是:哪一種女生最受男子歡迎?答案是chicks,因為chicks最年輕、最可愛、最好騙。同時,chick指涉世未深、愛做夢的年輕女孩,她們不是愛看愛來愛去的文藝愛情片,就是愛看女生當家的電影。按照一般的女性主義觀點,chick這個詞最應該被詬病的問題是將女性幼齡化,按照傳統(tǒng)社會中對于好女人的想象,去塑造出一個小鳥依人的小女人的形象,所以不論是chick或是中文的小妞,它們本身就帶有點貶低的色彩。

對比而言,如果是老登電影,那么這類女性角色通常是被邊緣化、成為男性附庸的,她們通常會作為男性的欲望對象,以這種方式被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而反觀小妞電影,它本身是后女性主義思潮涌動的產(chǎn)物。伴隨著消費主義的發(fā)展,區(qū)別于過去對性別特質(zhì)的遮掩和規(guī)避,小妞電影反而突出和強調(diào)了女性的性別特質(zhì),通過消費手段強化女人味就成為一種慣用的宣傳策略,《穿普拉達的女王》等電影就是這種策略的代表。通常來說,這類電影的女主都是相貌平平、背景普通的年輕女孩,遭遇困難后,整個容或者是化個妝就產(chǎn)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本普通的她們突然獲得大家的關注,生活仿佛已經(jīng)走上了正軌,一切都積極向好了起來。

這樣看來,小妞電影好像賦予了女性更多選擇權(quán),男性有的時候也會變成被凝視的對象,可女性完全沒有被凝視嗎?我認為不是,它是既有男性在凝視你,也有其他的女性在凝視你,你的同輩在凝視你,雖然是女性為主體,但是你要是一個青春靚麗、漂亮的小妞。

《穿普拉達的女王》海報

進一步舉例來說,小妞電影里是有抵抗元素的,但其中仍舊包含需要反思的內(nèi)容。麥當娜出道就是一個“壞女孩”的形象,她會說:我就是個壞女孩。這些話語和特質(zhì)都超出了過去中產(chǎn)家庭的規(guī)范,在已被父權(quán)社會污名的路線上尋找一種逃逸的可能。但是,父權(quán)社會面對這種異常,會把你再變成它需要的“好女孩”,很多小妞電影里的女主角們初始的角色是富有獨特個性的,但一旦找到值得托付的男人,她們的個性可能會消失,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圖》里的文佳佳,她說“他是世上最好的人,他不會給我買游艇,不會跟我吃法國大餐,但是他會跑過好幾個街區(qū)給我買愛吃的豆?jié){油條”,《失戀33天》里的黃小仙(女)也在王小賤(男)的陪伴下回到了穩(wěn)定的主流價值體系當中。

前幾天我和清露聊過曲曲大女人和Ayawawa,她們依舊在強調(diào)“女人味”。因為現(xiàn)在的生存環(huán)境很嚴苛,女性依舊很難通過正當競爭手段去實現(xiàn)自我,那么她們主張的是:女人征服男人,進而征服世界,表面上遵從著男性主導的社會秩序,通過所謂的性別優(yōu)勢不斷地表演女人味,使得女人在男性主導的秩序當中找到捷徑,實現(xiàn)自己的反叛。但是這樣真的可以行得通嗎?我表示懷疑。

尹清露:我還和朋友在家里看過一節(jié)曲曲大女人的課(笑),她開課教女生如何吊富豪,比如開頭怎么聊天、怎么給情緒價值,甚至貼出具體聊天截圖,指導女生要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回復,以此一步步地誘導富豪付出,大概是這樣。

通過利用男權(quán)來反叛男權(quán),這好像變成了一個越來越明顯的意識,鈴木涼美也在她的書里提到過。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無奈的選擇,一個女生沒有別的辦法,或者說她最好的辦法就是去依附、利用男權(quán)體制,然后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比如金錢上的自由等等。

不過我認為這跟小妞電影還不太一樣,小妞電影沒有這么明顯的“通過利用開展反叛”的意識,而是更單純一些。小妞電影給我的感受是愉悅和輕盈,我回看了我的豆瓣,《給朱麗葉的信》《穿普拉達的女王》《愛情與靈藥》《相思成災》這些我都看過,盡管情節(jié)已經(jīng)忘了,但文捷提到的Chick Flick的“輕盈”的感覺依舊存在。在我看來,小妞電影盡管是異性戀故事,但它們的內(nèi)核也不是完全的恨嫁女、想嫁真命天子,比如我特別喜歡的《和莎莫的500天》,印象深刻的是它探討了情感里很苦澀的部分,比如情感的錯位。

《和莎莫的500天》海報

徐魯青:還有逃避性依戀。

尹清露:TomJoseph 飾)可能就是焦慮型依戀吧。像莎莫這樣的女孩,當時有另外一個詞叫做Manic Pixie Dream Girl,狂躁的精靈夢幻女孩,也是片子里特定的女性形象之一,指的是古靈精怪、不太順從于男性的性格,我覺得這個形象也呼應了文捷提到的“逃逸的可能”。不過,在文捷說完之后我又意識到,這部影片的最后,古靈精怪的莎莫最后一次見到Tom的時候,她說她結(jié)婚了,意思是:我以前想要自由,但是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結(jié)婚還是蠻好的。所以小妞電影有好的地方,也有整體性缺失的部分。

最近不少人把小妞電影和老登電影進行比較,兩類觀點比較突出。一種觀點是,將小妞電影視為老登電影的反面,因為它比較輕盈,不會講那些沉重的宏大敘事;另一種觀點是,小妞電影也是另一種父權(quán)電影/老登電影,因為它講的還是結(jié)婚戀愛的故事,好像并沒有實現(xiàn)女性自由。以《好東西》為例,有人認為《好東西》不是小妞電影,因為它里邊沒有性別凝視,更加女性本位。不過,我覺得沒有必要再去內(nèi)部劃分陣營、分清敵我了吧,不論是《好東西》還是小妞電影,我看完之后心情都覺得很暢快很輕松,那這樣是不是也已經(jīng)很好了呢?

潘文捷:小妞電影里只是展現(xiàn)她們本身想要追求的生活狀態(tài),一種不受束縛的狀態(tài),它只是呈現(xiàn),沒有嚴肅批評,我覺得這可能是輕盈感的來源。

尹清露:對,就是沒有那么多說教吧。

03 在女性主義成為“顯學”的今天,我們?nèi)绾巍跋蚯翱础?/span>

尹清露:之前文捷說過,女性主義已經(jīng)成為了某種“顯學”,大家認為我們到底要以怎樣的姿勢、怎樣的切入口進行性別議題的討論?相同的說教說過許多遍之后,輿論割裂的現(xiàn)狀似乎并未改變,這或許讓我們感到游移和退縮,我個人的經(jīng)驗是,有時甚至都不想聊性別話題了。

徐魯青:從2017年到現(xiàn)在,我倒覺得大家對于性別的關注和意識都有改變,至少有許多人在關注這件事了。但以什么樣的方式討論它我也很無解,我覺得有的時候過于嚴苛了,比如前兩天邵藝輝給吳柳芳點贊被罵了,有人覺得她背刺了女性主義,但我覺得沒有必要做這么多的內(nèi)耗。

董子琪:我覺得討論還是從實際和自身專業(yè)出發(fā),從尊重自己也尊重專業(yè)的角度來討論會比較好。老是寫概論式的發(fā)言有點危險,如果真的從專業(yè)角度,把切口切得比較細再進入討論的話,會更加不可辯駁,因為你知道你自己在說什么,你知道它的傳統(tǒng),就當然不會一竿子把它打翻。

除此之外,應該在已知的情況下,再去開展批評。舉例而言,“野草”這個意象對魯迅來說很重要,可回到現(xiàn)實當中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野草都是野菜,換言之,野草作為一個意象來說很酷,但要是真的看具體實際,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沒有那么地有“意識形態(tài)”。有一部分人討論問題并不顧及問題本身,這就使得討論有很多的projection(投射),投射多了之后就可能會造成討論本身遠離現(xiàn)實。

魯迅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3-3

尹清露:這個我是很認同的,但如果這樣講,又會有人反駁“不是專業(yè)的難道我就不能評論了嗎”。

潘文捷:前幾年,我在網(wǎng)上看到了兩篇非常讓我震驚的文章,一篇是楊早寫的《如果女性自愿裹小腳怎么辦》,還有一篇叫《一桌沒有姑娘的飯局,還能叫吃飯嗎》。現(xiàn)在你會發(fā)現(xiàn),輿論變化得很快,這是一個挺令人開心的事情。任何新的想法,在剛剛出來的時候肯定會被討論或者被誤解,反而我認為,討論和誤解越多,那么我們就更有可能把這件事情澄清,慢慢地把這些事情講清楚,畢竟大家其實是在關注這些事情的。

如果要談性別話題,我的感受是,現(xiàn)在也不需要一些人沖在前面去談這些東西了,因為大家都在談,那么我們就可以去關注一些別的條線,比如說清露關注的AI話題等等。我真的很希望,有一天大家都不需要去談這個性別話題,那我們就可以干點別的了,我覺得女性在性別話題上花了非常多時間,這是一種生命的浪費,憑什么女性就天然要關注這個,必須卡在這里,必須每天都承受著身為第二性的生命經(jīng)驗。如果有一天可以少談,那反而是件好事。

尹清露:我也同意文捷說的,還是要多談一些新問題,而不是在老問題、舊問題上打轉(zhuǎn)。這樣說好像不是很正確,但不正確也是改變的開始吧。

未經(jīng)正式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本文,侵權(quán)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