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中國消費者對電動車接受度遠高德美日,但仍有過半用戶擔憂續(xù)航里程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中國消費者對電動車接受度遠高德美日,但仍有過半用戶擔憂續(xù)航里程

中國用戶對未來汽車新技術的應用和購買意愿也更強。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界面新聞記者|魏勇猛

大陸集團日前發(fā)布的2024年未來出行趨勢調(diào)研報告顯示,高達80%的中國受訪者希望自己的汽車配備最新的技術,這一比例顯著高于參與調(diào)研的其他國家。

在五個調(diào)研國家中,各國年輕人普遍對大屏幕顯示和AI語音控制等技術尤為喜愛,期待自動駕駛汽車能在閱讀、玩游戲、工作時帶來便利。

該報告由市場研究機構infas代表大陸集團在德國、中國、法國、日本和美國等五國,分別對1000位受訪者進行在線訪談及實地調(diào)查后得出。

調(diào)查報告顯示,相較于2022年,只有中國市場的純電動汽車在不斷增加,純電動汽車增加了5%,混合動力汽車增加了8%。而其他國家的汽車驅動類型幾乎沒有變化,在法國,使用汽油和柴油作為汽車驅動方式的比例分別高達48%、40%。

大多數(shù)受訪者仍不愿意選擇純電動汽車,但中國受訪者則是例外。在尚未擁有電動汽車的受訪者中,87%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計劃購買電動汽車。這一意向比例顯著高于其他四國,幾乎是他們的兩倍。美國這一數(shù)據(jù)為45%,法國(34%)和日本(32%)這一比例最低。

對于電動汽車的擔憂,各國受訪者的關注點也不盡相同。日本和美國受訪者更擔心充電樁不足的問題,而德國人和法國人更在意售價比內(nèi)燃機汽車更貴,并且還擔憂續(xù)航短影響長途旅行。

中國也有54%的受訪者擔心續(xù)航里程問題,但整體來說續(xù)航焦慮的問題在改善。自2022年以來,所有國家受訪者對缺乏充電基礎設施的擔憂都減少了5%,只有日本略有增加。

相較于兩年前,受訪者對自動駕駛的接受態(tài)度沒有明顯提高。90%的中國受訪者認為自動駕駛是一項有用的先進技術,其次是日本的72%,其他三國這一比例普遍低于60%。

82%的中國受訪者相信未來5年自動駕駛會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德國和法國只有不足40%的受訪者相信。中國受訪者也更愿意主動去了解最新的自動駕駛知識。

這跟大家對未來汽車的定義不同有關。73%的中國受訪者認為汽車除了交通工具外,還將擁有休閑娛樂、工作等第三空間屬性。而在其他國家,人們對汽車的要求還停留在交通工具這一主要屬性,普遍沒有更多期待,持有相同觀點的受訪者比例較低。

總的來說,調(diào)研結果顯示,和德國、法國、美國、日本用戶相比,中國用戶對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等最新技術的接受程度明顯更高,對于未來新技術的應用和購買意愿也更強。

未經(jīng)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大陸集團

158
  • 大陸集團決定分拆旗下康迪泰克,考慮出售等選項
  • 大陸集團監(jiān)事會批準汽車業(yè)務分拆計劃,將提交至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中國消費者對電動車接受度遠高德美日,但仍有過半用戶擔憂續(xù)航里程

中國用戶對未來汽車新技術的應用和購買意愿也更強。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界面新聞記者|魏勇猛

大陸集團日前發(fā)布的2024年未來出行趨勢調(diào)研報告顯示,高達80%的中國受訪者希望自己的汽車配備最新的技術,這一比例顯著高于參與調(diào)研的其他國家。

在五個調(diào)研國家中,各國年輕人普遍對大屏幕顯示和AI語音控制等技術尤為喜愛,期待自動駕駛汽車能在閱讀、玩游戲、工作時帶來便利。

該報告由市場研究機構infas代表大陸集團在德國、中國、法國、日本和美國等五國,分別對1000位受訪者進行在線訪談及實地調(diào)查后得出。

調(diào)查報告顯示,相較于2022年,只有中國市場的純電動汽車在不斷增加,純電動汽車增加了5%,混合動力汽車增加了8%。而其他國家的汽車驅動類型幾乎沒有變化,在法國,使用汽油和柴油作為汽車驅動方式的比例分別高達48%、40%。

大多數(shù)受訪者仍不愿意選擇純電動汽車,但中國受訪者則是例外。在尚未擁有電動汽車的受訪者中,87%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計劃購買電動汽車。這一意向比例顯著高于其他四國,幾乎是他們的兩倍。美國這一數(shù)據(jù)為45%,法國(34%)和日本(32%)這一比例最低。

對于電動汽車的擔憂,各國受訪者的關注點也不盡相同。日本和美國受訪者更擔心充電樁不足的問題,而德國人和法國人更在意售價比內(nèi)燃機汽車更貴,并且還擔憂續(xù)航短影響長途旅行。

中國也有54%的受訪者擔心續(xù)航里程問題,但整體來說續(xù)航焦慮的問題在改善。自2022年以來,所有國家受訪者對缺乏充電基礎設施的擔憂都減少了5%,只有日本略有增加。

相較于兩年前,受訪者對自動駕駛的接受態(tài)度沒有明顯提高。90%的中國受訪者認為自動駕駛是一項有用的先進技術,其次是日本的72%,其他三國這一比例普遍低于60%。

82%的中國受訪者相信未來5年自動駕駛會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德國和法國只有不足40%的受訪者相信。中國受訪者也更愿意主動去了解最新的自動駕駛知識。

這跟大家對未來汽車的定義不同有關。73%的中國受訪者認為汽車除了交通工具外,還將擁有休閑娛樂、工作等第三空間屬性。而在其他國家,人們對汽車的要求還停留在交通工具這一主要屬性,普遍沒有更多期待,持有相同觀點的受訪者比例較低。

總的來說,調(diào)研結果顯示,和德國、法國、美國、日本用戶相比,中國用戶對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等最新技術的接受程度明顯更高,對于未來新技術的應用和購買意愿也更強。

未經(jīng)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