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給年貨加“谷子”,賣爆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給年貨加“谷子”,賣爆了

猴元素年貨,竟在蛇年熱賣。

文 | 張書樂

又不是猴年,但猴元素的年貨卻熱賣了!

15日,國產3A游戲代表作《黑神話:悟空》在天貓開出了自己的 IP衍生品旗艦店。

17日上午,媒體根據天貓黑神話官方旗艦店頁面信息統(tǒng)計發(fā)現,上線三日,該店鋪內的30余款周邊的累計銷售額已近300萬元。

天貓黑神話官方旗艦店還推出了限定版春聯與紅包,用以訂單滿贈的增值服務。

妥妥的年貨節(jié)奏。

《黑神話:悟空》超強吸金力從游戲延續(xù)到周邊的同時,各大品牌的春節(jié)禮盒中也有著越來越多IP聯名的身影。

天貓超市數據顯示,今年年貨節(jié)品牌聯名禮盒的數量同比去年增長了3倍,其中多是與當下熱門IP的聯名。

不得不說,當“谷子”闖進了年貨市場,這熱力之強,讓人驚嘆。

“谷子”,即英文 “goods” 的諧音,指的是以動漫、游戲、偶像等流行文化元素為主題的周邊商品。

伴隨著中國國內潮玩、二次元經濟的崛起,基于國內IP生產的谷子商品逐漸受到二次元消費者的關注和青睞。

據不完全統(tǒng)計,今年年貨節(jié)有超過30個品牌與黃油小熊、原神游戲、封神大電影等合作。

例如,格力高、上好佳、得力與黃油小熊聯名推出相關的年貨產品,加多寶與《崩壞:星穹鐵道》、絕味鴨脖與《貪吃蛇大作戰(zhàn)》、脆升升與《大奉打更人》推出聯動產品等。

這些產品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購買,使得二次元也有自己的過年物料。

此前,阿里媽媽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有 83% 的年輕人(18~34 歲)認為自己是春節(jié)消費的決策者,他們傾向于將自己的審美觀念、興趣愛好及社交需求巧妙融入年貨的選購與贈送中。

2024年春節(jié),阿里媽媽發(fā)布的數據顯示,18-34歲的年輕人已成為年貨消費的主力人群。

其中,25-34歲的90/95后是最核心的消費人群,18-24歲的00后則是最具潛力的消費群體。

如何看待黑神話官方iP衍生品牌的上線,未來可能有哪些挑戰(zhàn)?

“谷子經濟”與年貨的結合,能真正帶動年貨的消費嗎?

品牌借力“谷子經濟”的過程中,有哪些坑是需要避免的?

對此,第一財經記者陳楊園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以往年貨往往都是“老三樣”,讓年輕人無感,而谷子經濟完全可以成為年貨的一個新賽道。

無論是喜慶風格的谷子,還是與谷子聯名的傳統(tǒng)年貨,又或者是線下實體消費場景中增加“谷子味”,都可以成為谷子經濟帶動實體經濟的一種范式。

“谷子經濟”的價值核心就是求新、求變,通過引導年輕人的喜好,達成各種場景下的首發(fā)、首創(chuàng)。

游戲周邊,本就是國產游戲探索近20年卻沒實現的夢想。

但直到黑神話的發(fā)售中,才以典藏版達成了第一波商業(yè)成功。

顯然,黑神話官方IP目前足夠有號召力,但真正要成為超級IP,就不能使單一品類,而是要在周邊衍生包括但不限于公仔、玩具、影視、主題公園等各種領域都有一定地位。

作為中國目前最知名的游戲IP,它完全可以如同樣從游戲中崛起的精靈寶可夢一樣,在周邊衍生上開拓出更大的商機。

如果說挑戰(zhàn),則是其周邊衍生品的創(chuàng)意,是否能跳出簡單的手辦、貼紙的局限,和更多產品生態(tài)形成組合、聯名。

對于品牌而言,借力谷子經濟,比較常見的就是聯名開首店。

但谷子經濟對線下場景其實是“挑剔”的,不能遍地開花、現階段更不要搞“谷子下鄉(xiāng)”。

谷子店要根據其消費人群的特征,把門店開設在年輕人容易聚集和有更多消費衍生的場景中。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給年貨加“谷子”,賣爆了

猴元素年貨,竟在蛇年熱賣。

文 | 張書樂

又不是猴年,但猴元素的年貨卻熱賣了!

15日,國產3A游戲代表作《黑神話:悟空》在天貓開出了自己的 IP衍生品旗艦店。

17日上午,媒體根據天貓黑神話官方旗艦店頁面信息統(tǒng)計發(fā)現,上線三日,該店鋪內的30余款周邊的累計銷售額已近300萬元。

天貓黑神話官方旗艦店還推出了限定版春聯與紅包,用以訂單滿贈的增值服務。

妥妥的年貨節(jié)奏。

《黑神話:悟空》超強吸金力從游戲延續(xù)到周邊的同時,各大品牌的春節(jié)禮盒中也有著越來越多IP聯名的身影。

天貓超市數據顯示,今年年貨節(jié)品牌聯名禮盒的數量同比去年增長了3倍,其中多是與當下熱門IP的聯名。

不得不說,當“谷子”闖進了年貨市場,這熱力之強,讓人驚嘆。

“谷子”,即英文 “goods” 的諧音,指的是以動漫、游戲、偶像等流行文化元素為主題的周邊商品。

伴隨著中國國內潮玩、二次元經濟的崛起,基于國內IP生產的谷子商品逐漸受到二次元消費者的關注和青睞。

據不完全統(tǒng)計,今年年貨節(jié)有超過30個品牌與黃油小熊、原神游戲、封神大電影等合作。

例如,格力高、上好佳、得力與黃油小熊聯名推出相關的年貨產品,加多寶與《崩壞:星穹鐵道》、絕味鴨脖與《貪吃蛇大作戰(zhàn)》、脆升升與《大奉打更人》推出聯動產品等。

這些產品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購買,使得二次元也有自己的過年物料。

此前,阿里媽媽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有 83% 的年輕人(18~34 歲)認為自己是春節(jié)消費的決策者,他們傾向于將自己的審美觀念、興趣愛好及社交需求巧妙融入年貨的選購與贈送中。

2024年春節(jié),阿里媽媽發(fā)布的數據顯示,18-34歲的年輕人已成為年貨消費的主力人群。

其中,25-34歲的90/95后是最核心的消費人群,18-24歲的00后則是最具潛力的消費群體。

如何看待黑神話官方iP衍生品牌的上線,未來可能有哪些挑戰(zhàn)?

“谷子經濟”與年貨的結合,能真正帶動年貨的消費嗎?

品牌借力“谷子經濟”的過程中,有哪些坑是需要避免的?

對此,第一財經記者陳楊園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以往年貨往往都是“老三樣”,讓年輕人無感,而谷子經濟完全可以成為年貨的一個新賽道。

無論是喜慶風格的谷子,還是與谷子聯名的傳統(tǒng)年貨,又或者是線下實體消費場景中增加“谷子味”,都可以成為谷子經濟帶動實體經濟的一種范式。

“谷子經濟”的價值核心就是求新、求變,通過引導年輕人的喜好,達成各種場景下的首發(fā)、首創(chuàng)。

游戲周邊,本就是國產游戲探索近20年卻沒實現的夢想。

但直到黑神話的發(fā)售中,才以典藏版達成了第一波商業(yè)成功。

顯然,黑神話官方IP目前足夠有號召力,但真正要成為超級IP,就不能使單一品類,而是要在周邊衍生包括但不限于公仔、玩具、影視、主題公園等各種領域都有一定地位。

作為中國目前最知名的游戲IP,它完全可以如同樣從游戲中崛起的精靈寶可夢一樣,在周邊衍生上開拓出更大的商機。

如果說挑戰(zhàn),則是其周邊衍生品的創(chuàng)意,是否能跳出簡單的手辦、貼紙的局限,和更多產品生態(tài)形成組合、聯名。

對于品牌而言,借力谷子經濟,比較常見的就是聯名開首店。

但谷子經濟對線下場景其實是“挑剔”的,不能遍地開花、現階段更不要搞“谷子下鄉(xiāng)”。

谷子店要根據其消費人群的特征,把門店開設在年輕人容易聚集和有更多消費衍生的場景中。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