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中國電視上演了一次漂亮的時代大反轉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中國電視上演了一次漂亮的時代大反轉

呈現(xiàn)了中國品牌成功出海的精彩案例。

文|新品略財經  吳文武

中國品牌在又一條賽道里,正在國際市場加速崛起,打得本土品牌措手不及,上演了一次漂亮的時代大反轉,呈現(xiàn)了中國品牌成功出海的精彩案例。

01 中國電視在日本殺瘋了

《新品略財經》關注到,近期,據(jù)多家國內外媒體報道,一項最新市場調查顯示,中國電視品牌占據(jù)日本一半市場,引發(fā)全球市場關注和熱議。

最先發(fā)布這一報道的是《日本經濟新聞》,日經中文網(wǎng)1月25日引述日本調查公司BCN的最新調查數(shù)據(jù)報道稱,2024年在日本銷售的平板電視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中國品牌。

報道還特別指出,這是自2004年以來,中國電視品牌在日本市場占有率首次突破50%大關。

眾所周知,50%的市場占有率已經是一個關鍵指標,超過這一比例,足以證明中國電視品牌在日本市場有多暢銷。

上述調查顯示,去年中國海信集團以41.1%的市場份額領跑日本市場,其中海信從東芝收購的子品牌REGZA占25.4%,其自有品牌占15.7%。

TCL科技集團則以9.7%的份額緊隨其后,市場表現(xiàn)超越了日本本土知名品牌索尼和松下。

報道分析稱,讓日本家庭對智能電視需求激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2020年新冠疫情限制了人們的活動。

已經耕耘日本市場多年的海信、TCL等以高性價比產品為強項的中國電視制造商,抓住了這一市場機遇,從2020年到2024年,中國企業(yè)在日本市場的份額大幅增長,增長了約20個百分點。

報道引述日本東京千代田區(qū)一家電視賣場的日本銷售人員的觀點稱,日本消費者在購買電視優(yōu)先日本品牌已經是過去式了,現(xiàn)在越來越少的人堅持只購買日本本土品牌的產品。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電視品牌贏得了很多日本年輕消費者的青睞。日本年輕人對中國品牌更熟悉,通常提前通過網(wǎng)絡查詢產品的性能和價格信息,進店后便直接指明要購買中國品牌的產品。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wǎng)也在2月2日用《中國在日本的電視市場搶盡風頭》文章標題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報道,并評論稱:事實證明,低估中國競爭對手的聰明才智是不明智的。

中國電視在日本暢銷,市場占有率超過50%,最近成了國際財經報道的一條焦點新聞。

02 一次漂亮的時代大反轉

眾所周知,日本是電子消費品大國和制造強國,松下、索尼、東芝、夏普等企業(yè)的電視品牌一直享譽全世界,直至現(xiàn)在,這些日本電視機品牌依然暢銷全球,還是高端代表品牌。

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浪潮推進,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黑白電視機走進中國千家萬戶。

當時包括松下、日立、東芝、夏普、索尼、三洋等日本電視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享受到了中國經濟騰飛的時代紅利。

公開資料顯示,從1983年開始,中國從日本大量購進家電產品,1984年,進口電視機146.6萬臺,其中進口彩電118.77萬臺;1985年,電視機進口量猛增到508.5萬臺。

特別是松下黑白電視陪伴了很多80、90后長大,松下猶如黑白電視機歲月里的伙伴。

進入彩電時代后,日本電視品牌繼續(xù)在中國市場暢銷多年,在巔峰時期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以松下、夏普、三洋為代表的日本企業(yè),幾乎壟斷了整個中國彩電市場,而那時候的中國本土電視品牌們只有羨慕的份兒。

隨著后來海信、TCL等中國電視品牌發(fā)展越來越強大,開始全面進軍國際市場,其中當然包括日本市場,而日本的家電及電子產品是全世界最難啃下的市場,因為日本電視品牌實在太強。

最近幾年,中國家電品牌在日本市場越來越受歡迎,在產品研發(fā)、設計、技術及服務等各方面不斷提升,特別是智能化方面優(yōu)勢突出,越來越成熟。

據(jù)歐睿數(shù)據(jù),2017年海信在日本電視市場占有率僅為2.4%,到2021年就提高到12.9%,躍升至第五位,直至到2024年,海信集團以41.1%的市場份額,傲視群雄,風光無限。

中國電視品牌發(fā)力國際市場用兩條腿走路,第一條腿是發(fā)展自有品牌,第二條腿就是收購。

中國電視機品牌近二十年來,在國際市場接手和收購了不少國際電視品牌的工廠或者子品牌,較早是在2004年,TCL收購了法國湯姆遜彩電業(yè)務。

2015年之前,松下把三洋電視墨西哥工廠賣給TCL,三洋電機在日本和東南亞的白色家電業(yè)務和資產賣給海爾,包括三洋品牌和AQUA品牌。2016年8月,富士康收購夏普。2017年,海信收購了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VS)95%的股權。

最新,中國電視品牌在日本市場暢銷,再次展現(xiàn)了中國電視品牌在國際市場的銷售吸引力。

鮮明對比之下,電視在中國市場越來越賣不動了,人們習慣刷短視頻、看新聞、看直播,就連現(xiàn)在老年人都不看電視了。

據(jù)洛圖科技最新發(fā)布的《中國電視市場品牌出貨月度追蹤》數(shù)據(jù),2024年全年,中國電視市場品牌整機出貨量為3596萬臺,同比2023年下降1.6%,刷新了從2010年開始十余年來的中國市場出貨量新低。

但值得欣喜的是,2024年中國電視市場的零售額為1202億元,同比增長了12.3%。這背后當然有“以舊換新”等銷售政策的支持推動。

現(xiàn)如今,中國電視品牌在日本暢銷,市場占有率超過了50%,這和以前那個日本電視品牌壟斷中國市場似曾相識,現(xiàn)在反過來了,上演了一次漂亮的時代大反轉。

中國國內電視機賣不動了,但在國際市場賣得越來越好,猶如:東方不亮西方亮。

03 中國電視暢銷日本商業(yè)啟示錄

那么,中國電視品牌如今啃下了全球最難啃下的日本電視市場,甚至是市場占有率還超過了50%,必然會引發(fā)熱議。

在《新品略財經》看來,中國電視品牌如今暢銷日本,的確帶來了不少商業(yè)啟示錄,特別是為中國品牌出海帶來了不少的商業(yè)啟示錄。

這些年,中國消費市場都在講年輕化,年輕人喜歡什么就提供符合年輕人需求的產品,這一點同樣適用于國際市場。

比如在日本家電行業(yè),松下、索尼等品牌都是老牌家電品牌,在品牌年輕化方面雖有成績,但還是顯得有些老古董。

松下在2021年曾做過一項調查顯示,回答“知道松下這個品牌”的20多歲的年輕人僅為53%,比2016年降低了29%。松下、東芝、索尼等品牌的用戶絕大多數(shù)在40歲以上。

對比之下,中國電視品牌正在猛攻日本年輕人,年輕化策略很有效。比如,TCL在日本的用戶大多數(shù)在30歲或以下,占比達到53.6%。海信在日本市場30歲以下的年輕人占比也高達45.8%。

由此可見,國際市場消費者也在更新迭代,抓住年輕人是一個很重要的突破口,年輕化策略是萬能招,在全世界都通用。

無論是在哪個國家市場,同一條賽道中,不同的企業(yè)品牌,有不同的消費者,這背后關鍵的一點是,消費市場多元化,要懂消費者需求,很多消費者都喜歡有性價比的商品,心里都有一個“拼多多”。

如今中國電視品牌在日本暢銷有一個關鍵原因是,中國電視品牌利用其全球供應鏈降低成本,推出廉價性能突出和價格親民的產品,滿足了不少消費者的需求。

據(jù)媒體報道,以55英寸電視為例,中國品牌有些價格甚至低于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681元),與索尼集團旗下的索尼和松下控股等公司的20萬日元左右相比,價格優(yōu)勢顯而易見。

中國電視品牌曾經的標簽是價廉劣質,而現(xiàn)如今中國電視品牌做到了產品力、價格力、性價比等各方面突出,自然能贏得日本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日本消費者的認可和青睞。

同時,中國電視品牌也在奮力向上,不斷創(chuàng)新,正大舉進軍尺寸更大、更高端系列產品,進步很明顯,正在搶占日本本土高端電視品牌市場份額,也在搶占三星的市場份額。

中國電視品牌出海在國際化方面做了很多,品牌國際化、產品當?shù)鼗?,在當?shù)刈隽撕芏啾就粱癄I銷,贊助體育賽事,擴大知名度。

曾有一國外博主做街頭采訪,居然有當?shù)厝艘詾槟持袊蛑娨暺放剖亲约簢业钠放?,某種程度來說,這就是品牌成功國際化。

更為關鍵的一點是,發(fā)展國際市場需要耐心,靜得下心,國際化是一場超級拉力賽和持久戰(zhàn)。

進軍和發(fā)展國際市場,是成為全球品牌的必經之路,過去是歐美日韓等發(fā)達國家企業(yè)進軍中國市場,現(xiàn)在是中國品牌走出去并崛起,也是國際化。

發(fā)展國際市場需要講求效率和速度,更需要耐心,靜得下心,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穩(wěn)扎穩(wěn)打。中國電視品牌進軍國際市場已經超過20年,才有了如今的成就,也證明了這一點。

中國電視品牌發(fā)力國際市場,特別是如今啃下了日本市場,很值得點贊,中國電視品牌出海的故事上演了一個精彩商業(yè)案例。

當前中國車企,特別是造車新勢力都在紛紛發(fā)力國際市場,不妨可以多研究和學習中國電視品牌出海的案例故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中國電視上演了一次漂亮的時代大反轉

呈現(xiàn)了中國品牌成功出海的精彩案例。

文|新品略財經  吳文武

中國品牌在又一條賽道里,正在國際市場加速崛起,打得本土品牌措手不及,上演了一次漂亮的時代大反轉,呈現(xiàn)了中國品牌成功出海的精彩案例。

01 中國電視在日本殺瘋了

《新品略財經》關注到,近期,據(jù)多家國內外媒體報道,一項最新市場調查顯示,中國電視品牌占據(jù)日本一半市場,引發(fā)全球市場關注和熱議。

最先發(fā)布這一報道的是《日本經濟新聞》,日經中文網(wǎng)1月25日引述日本調查公司BCN的最新調查數(shù)據(jù)報道稱,2024年在日本銷售的平板電視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中國品牌。

報道還特別指出,這是自2004年以來,中國電視品牌在日本市場占有率首次突破50%大關。

眾所周知,50%的市場占有率已經是一個關鍵指標,超過這一比例,足以證明中國電視品牌在日本市場有多暢銷。

上述調查顯示,去年中國海信集團以41.1%的市場份額領跑日本市場,其中海信從東芝收購的子品牌REGZA占25.4%,其自有品牌占15.7%。

TCL科技集團則以9.7%的份額緊隨其后,市場表現(xiàn)超越了日本本土知名品牌索尼和松下。

報道分析稱,讓日本家庭對智能電視需求激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2020年新冠疫情限制了人們的活動。

已經耕耘日本市場多年的海信、TCL等以高性價比產品為強項的中國電視制造商,抓住了這一市場機遇,從2020年到2024年,中國企業(yè)在日本市場的份額大幅增長,增長了約20個百分點。

報道引述日本東京千代田區(qū)一家電視賣場的日本銷售人員的觀點稱,日本消費者在購買電視優(yōu)先日本品牌已經是過去式了,現(xiàn)在越來越少的人堅持只購買日本本土品牌的產品。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電視品牌贏得了很多日本年輕消費者的青睞。日本年輕人對中國品牌更熟悉,通常提前通過網(wǎng)絡查詢產品的性能和價格信息,進店后便直接指明要購買中國品牌的產品。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wǎng)也在2月2日用《中國在日本的電視市場搶盡風頭》文章標題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報道,并評論稱:事實證明,低估中國競爭對手的聰明才智是不明智的。

中國電視在日本暢銷,市場占有率超過50%,最近成了國際財經報道的一條焦點新聞。

02 一次漂亮的時代大反轉

眾所周知,日本是電子消費品大國和制造強國,松下、索尼、東芝、夏普等企業(yè)的電視品牌一直享譽全世界,直至現(xiàn)在,這些日本電視機品牌依然暢銷全球,還是高端代表品牌。

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浪潮推進,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黑白電視機走進中國千家萬戶。

當時包括松下、日立、東芝、夏普、索尼、三洋等日本電視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享受到了中國經濟騰飛的時代紅利。

公開資料顯示,從1983年開始,中國從日本大量購進家電產品,1984年,進口電視機146.6萬臺,其中進口彩電118.77萬臺;1985年,電視機進口量猛增到508.5萬臺。

特別是松下黑白電視陪伴了很多80、90后長大,松下猶如黑白電視機歲月里的伙伴。

進入彩電時代后,日本電視品牌繼續(xù)在中國市場暢銷多年,在巔峰時期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以松下、夏普、三洋為代表的日本企業(yè),幾乎壟斷了整個中國彩電市場,而那時候的中國本土電視品牌們只有羨慕的份兒。

隨著后來海信、TCL等中國電視品牌發(fā)展越來越強大,開始全面進軍國際市場,其中當然包括日本市場,而日本的家電及電子產品是全世界最難啃下的市場,因為日本電視品牌實在太強。

最近幾年,中國家電品牌在日本市場越來越受歡迎,在產品研發(fā)、設計、技術及服務等各方面不斷提升,特別是智能化方面優(yōu)勢突出,越來越成熟。

據(jù)歐睿數(shù)據(jù),2017年海信在日本電視市場占有率僅為2.4%,到2021年就提高到12.9%,躍升至第五位,直至到2024年,海信集團以41.1%的市場份額,傲視群雄,風光無限。

中國電視品牌發(fā)力國際市場用兩條腿走路,第一條腿是發(fā)展自有品牌,第二條腿就是收購。

中國電視機品牌近二十年來,在國際市場接手和收購了不少國際電視品牌的工廠或者子品牌,較早是在2004年,TCL收購了法國湯姆遜彩電業(yè)務。

2015年之前,松下把三洋電視墨西哥工廠賣給TCL,三洋電機在日本和東南亞的白色家電業(yè)務和資產賣給海爾,包括三洋品牌和AQUA品牌。2016年8月,富士康收購夏普。2017年,海信收購了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VS)95%的股權。

最新,中國電視品牌在日本市場暢銷,再次展現(xiàn)了中國電視品牌在國際市場的銷售吸引力。

鮮明對比之下,電視在中國市場越來越賣不動了,人們習慣刷短視頻、看新聞、看直播,就連現(xiàn)在老年人都不看電視了。

據(jù)洛圖科技最新發(fā)布的《中國電視市場品牌出貨月度追蹤》數(shù)據(jù),2024年全年,中國電視市場品牌整機出貨量為3596萬臺,同比2023年下降1.6%,刷新了從2010年開始十余年來的中國市場出貨量新低。

但值得欣喜的是,2024年中國電視市場的零售額為1202億元,同比增長了12.3%。這背后當然有“以舊換新”等銷售政策的支持推動。

現(xiàn)如今,中國電視品牌在日本暢銷,市場占有率超過了50%,這和以前那個日本電視品牌壟斷中國市場似曾相識,現(xiàn)在反過來了,上演了一次漂亮的時代大反轉。

中國國內電視機賣不動了,但在國際市場賣得越來越好,猶如:東方不亮西方亮。

03 中國電視暢銷日本商業(yè)啟示錄

那么,中國電視品牌如今啃下了全球最難啃下的日本電視市場,甚至是市場占有率還超過了50%,必然會引發(fā)熱議。

在《新品略財經》看來,中國電視品牌如今暢銷日本,的確帶來了不少商業(yè)啟示錄,特別是為中國品牌出海帶來了不少的商業(yè)啟示錄。

這些年,中國消費市場都在講年輕化,年輕人喜歡什么就提供符合年輕人需求的產品,這一點同樣適用于國際市場。

比如在日本家電行業(yè),松下、索尼等品牌都是老牌家電品牌,在品牌年輕化方面雖有成績,但還是顯得有些老古董。

松下在2021年曾做過一項調查顯示,回答“知道松下這個品牌”的20多歲的年輕人僅為53%,比2016年降低了29%。松下、東芝、索尼等品牌的用戶絕大多數(shù)在40歲以上。

對比之下,中國電視品牌正在猛攻日本年輕人,年輕化策略很有效。比如,TCL在日本的用戶大多數(shù)在30歲或以下,占比達到53.6%。海信在日本市場30歲以下的年輕人占比也高達45.8%。

由此可見,國際市場消費者也在更新迭代,抓住年輕人是一個很重要的突破口,年輕化策略是萬能招,在全世界都通用。

無論是在哪個國家市場,同一條賽道中,不同的企業(yè)品牌,有不同的消費者,這背后關鍵的一點是,消費市場多元化,要懂消費者需求,很多消費者都喜歡有性價比的商品,心里都有一個“拼多多”。

如今中國電視品牌在日本暢銷有一個關鍵原因是,中國電視品牌利用其全球供應鏈降低成本,推出廉價性能突出和價格親民的產品,滿足了不少消費者的需求。

據(jù)媒體報道,以55英寸電視為例,中國品牌有些價格甚至低于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681元),與索尼集團旗下的索尼和松下控股等公司的20萬日元左右相比,價格優(yōu)勢顯而易見。

中國電視品牌曾經的標簽是價廉劣質,而現(xiàn)如今中國電視品牌做到了產品力、價格力、性價比等各方面突出,自然能贏得日本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日本消費者的認可和青睞。

同時,中國電視品牌也在奮力向上,不斷創(chuàng)新,正大舉進軍尺寸更大、更高端系列產品,進步很明顯,正在搶占日本本土高端電視品牌市場份額,也在搶占三星的市場份額。

中國電視品牌出海在國際化方面做了很多,品牌國際化、產品當?shù)鼗?,在當?shù)刈隽撕芏啾就粱癄I銷,贊助體育賽事,擴大知名度。

曾有一國外博主做街頭采訪,居然有當?shù)厝艘詾槟持袊蛑娨暺放剖亲约簢业钠放?,某種程度來說,這就是品牌成功國際化。

更為關鍵的一點是,發(fā)展國際市場需要耐心,靜得下心,國際化是一場超級拉力賽和持久戰(zhàn)。

進軍和發(fā)展國際市場,是成為全球品牌的必經之路,過去是歐美日韓等發(fā)達國家企業(yè)進軍中國市場,現(xiàn)在是中國品牌走出去并崛起,也是國際化。

發(fā)展國際市場需要講求效率和速度,更需要耐心,靜得下心,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穩(wěn)扎穩(wěn)打。中國電視品牌進軍國際市場已經超過20年,才有了如今的成就,也證明了這一點。

中國電視品牌發(fā)力國際市場,特別是如今啃下了日本市場,很值得點贊,中國電視品牌出海的故事上演了一個精彩商業(yè)案例。

當前中國車企,特別是造車新勢力都在紛紛發(fā)力國際市場,不妨可以多研究和學習中國電視品牌出海的案例故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