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吉利或將收購魅族,一場怎樣的“雙贏”生意?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吉利或將收購魅族,一場怎樣的“雙贏”生意?

對魅族來說,委身于吉利,或許有它自己的考究。

文|松果財經

“魅族可能是絕無僅有的不依靠高通做大做強的手機企業(yè)?!?/p>

2016年6月28日,在魅族科技召開的媒體溝通會上,此時還是魅族科技副總裁的李楠在對早前高通因為專利費用繳納事宜將魅族告上法庭一事進行說明時,在大屏幕上打出了這樣一句話。

只是,就是當年放下如此“豪言”的魅族,在越來越內卷的手機圈子也快頂不住了。

據36Kr報道,吉利集團旗下手機公司正在與手機廠商魅族科技接觸洽談收購事宜。這也是繼騰訊收購黑鯊之后,手機行業(yè)再度曝出的一輪新收購案。

盡管吉利方面回應稱對市場傳聞不予置評,但對于熱火朝天的手機行業(yè)而言,這似乎在暗示著手機行業(yè)新一輪洗牌,或許即將來臨。

吉利“造手機”的野心

早在去年9月份,吉利就開始著手入局手機賽道,由李書福創(chuàng)辦的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正式宣布進軍手機領域。

或許是因為造手機門檻并不高,又或是希望挖掘“車機協(xié)同”的技術機會??傊畬τ诩?,智能手機業(yè)務似乎承載了向智能化時代推進的戰(zhàn)略意圖。

在星紀時代成立時,李書福表示:“未來跨界打造用戶生態(tài)鏈,依法構建企業(yè)護城河已成大趨勢,手機可以連接車聯(lián)網、衛(wèi)星互聯(lián)網,打造豐富的消費場景,做強生態(tài)圈,為用戶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萬物互聯(lián)的多屏互動生活體驗?!?/p>

可以看出,李書福對于造手機極為看重。這并非無矢志的,畢竟在彼時,小米、蘋果、華為等一眾手機廠商,已經踏入到跨界造車的序列之中。

加上無論是小米的米家AIOT物聯(lián)網生態(tài)鏈,還是華為、蘋果都在推行的智能物聯(lián)網生態(tài),在汽車能源從油轉電的這一節(jié)點之時,當手機已經成為人手一部的高頻使用入口,伴隨“萬物互聯(lián)”的時代到來,以手機操控汽車的車機協(xié)同顯然并非是一個空想的未來。

逼迫之感,顯而易見。

造手機這件事沒有問題,只是作為傳統(tǒng)制造體系的吉利,對于手機品牌的認知度、營銷渠道的建立,這并不是一名新玩家能夠簡簡單單就能上手的。在這點上,格力、海信等傳統(tǒng)制造企業(yè),相信會有更為深刻的認知。

如此一來,收購魅族的意義顯然就很明朗。相較從頭再來,已經擁有一定品牌認知度的魅族,有利于幫助吉利推進手機市場端的深入發(fā)展,在手機市場這個已經基本固化的格局中生存下去。

同時,搭配在智能汽車、衛(wèi)星互聯(lián)網等多領域的業(yè)務布局,補足智能手機這一高頻入口的短板之后,吉利有望構建更高維度的產品生態(tài)。

魅族的“完美”歸宿

對魅族來說,委身于吉利,或許有它自己的考究。

在手機市場里,魅族似乎一直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只不過,走著“小而美”路線的魅族,也因為這種“孤高”的狀態(tài),逐漸掉隊于一年一個樣的手機行業(yè)。

2017年,魅族到達人生巔峰,年出貨量超過2000萬部。只是,喜悅并沒有持續(xù)多久,隨后而來的智能手機市場拐點,也一步步將魅族拖下了水。

先是當年的Pro 7機型銷量不佳,2018年黃章出山“打磨”的15周年機型也沒能get到魅友癢點。于是,2018年魅族不再對外公布具體出貨量。隨后魅族經歷了高管出走、大裁員的動蕩時期,原魅族總裁白永祥、高級副總裁楊顏、李楠接連辭任,甚至在2019年還傳出魅族即將破產的謠言。

也是在這一年,魅族獲得珠海發(fā)展基金會關注注資,解決了資金不足的燃眉之急。黃章則是在魅友社區(qū)發(fā)出“踏踏實實做產品,老老實實賣產品”的宣言。除了將價格殺上4399元,并在小米因為內置廣告而被米粉“痛罵”之時打出“無廣告、無預裝、無推送”的“三零”政策。

結果僅僅半年后,手頭緊湊的魅族很快地就放棄了零廣告策略。而在高端化路線上,魅族也同樣走得很艱難。根據IDC數(shù)據顯示,魅族手機目前單月銷量僅有萬臺左右。

手機市場的整體疲軟也對魅族的銷量滑坡起到助燃作用。

據GfK數(shù)據顯示,2020年是全球智能手機零售量連續(xù)下滑的第四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為12.67億臺,同比下滑7.9%,2021年繼續(xù)保持下滑趨勢,全球手機市場進入長周期存量競爭階段。

同時,手機制造不再是唯“硬件論”,開始逐步過渡到精細化運營、技術競爭及軟件生態(tài)開發(fā)的燒錢階段。從自研影像處理芯片,再到卡位游戲手機等細分賽道,又或是系統(tǒng)底層生態(tài)的完善……都對中小玩家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與挑戰(zhàn)。

回到魅族身上,魅族被網友戲稱為手機界的“黃埔軍?!保蚓驮谟诎殡S體量規(guī)模的不斷下滑,規(guī)模效益不斷增強,也讓人才流失愈發(fā)嚴重。缺少市場規(guī)模的支撐,逐漸失去自身產品特色的魅族,只能在這趨勢下踏上下坡路。

魅族能帶給吉利的,無非是現(xiàn)有營銷渠道、軟硬件開發(fā)團隊。如若最終完成收購,決定魅族走向的,仍然在于吉利究竟要怎樣構筑自己的車機協(xié)同體系。

不過,至少對于當前在“貧富線”上苦苦掙扎的魅族來說,能榜上財大氣粗的吉利,或許正中了前高管李楠所說“希望魅族也能賣個好價錢?!?/p>

畢竟,已經成為手機市場“Others”的魅族,學著同樣在掙扎的黑鯊嫁給騰訊一樣,或許也有機會踏上新的彼岸。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魅族

3.9k
  • 星紀魅族正式進軍中東市場
  • 珠海魅族科技增資至25億元,增幅約555%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吉利或將收購魅族,一場怎樣的“雙贏”生意?

對魅族來說,委身于吉利,或許有它自己的考究。

文|松果財經

“魅族可能是絕無僅有的不依靠高通做大做強的手機企業(yè)?!?/p>

2016年6月28日,在魅族科技召開的媒體溝通會上,此時還是魅族科技副總裁的李楠在對早前高通因為專利費用繳納事宜將魅族告上法庭一事進行說明時,在大屏幕上打出了這樣一句話。

只是,就是當年放下如此“豪言”的魅族,在越來越內卷的手機圈子也快頂不住了。

據36Kr報道,吉利集團旗下手機公司正在與手機廠商魅族科技接觸洽談收購事宜。這也是繼騰訊收購黑鯊之后,手機行業(yè)再度曝出的一輪新收購案。

盡管吉利方面回應稱對市場傳聞不予置評,但對于熱火朝天的手機行業(yè)而言,這似乎在暗示著手機行業(yè)新一輪洗牌,或許即將來臨。

吉利“造手機”的野心

早在去年9月份,吉利就開始著手入局手機賽道,由李書福創(chuàng)辦的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正式宣布進軍手機領域。

或許是因為造手機門檻并不高,又或是希望挖掘“車機協(xié)同”的技術機會??傊畬τ诩裕悄苁謾C業(yè)務似乎承載了向智能化時代推進的戰(zhàn)略意圖。

在星紀時代成立時,李書福表示:“未來跨界打造用戶生態(tài)鏈,依法構建企業(yè)護城河已成大趨勢,手機可以連接車聯(lián)網、衛(wèi)星互聯(lián)網,打造豐富的消費場景,做強生態(tài)圈,為用戶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萬物互聯(lián)的多屏互動生活體驗?!?/p>

可以看出,李書福對于造手機極為看重。這并非無矢志的,畢竟在彼時,小米、蘋果、華為等一眾手機廠商,已經踏入到跨界造車的序列之中。

加上無論是小米的米家AIOT物聯(lián)網生態(tài)鏈,還是華為、蘋果都在推行的智能物聯(lián)網生態(tài),在汽車能源從油轉電的這一節(jié)點之時,當手機已經成為人手一部的高頻使用入口,伴隨“萬物互聯(lián)”的時代到來,以手機操控汽車的車機協(xié)同顯然并非是一個空想的未來。

逼迫之感,顯而易見。

造手機這件事沒有問題,只是作為傳統(tǒng)制造體系的吉利,對于手機品牌的認知度、營銷渠道的建立,這并不是一名新玩家能夠簡簡單單就能上手的。在這點上,格力、海信等傳統(tǒng)制造企業(yè),相信會有更為深刻的認知。

如此一來,收購魅族的意義顯然就很明朗。相較從頭再來,已經擁有一定品牌認知度的魅族,有利于幫助吉利推進手機市場端的深入發(fā)展,在手機市場這個已經基本固化的格局中生存下去。

同時,搭配在智能汽車、衛(wèi)星互聯(lián)網等多領域的業(yè)務布局,補足智能手機這一高頻入口的短板之后,吉利有望構建更高維度的產品生態(tài)。

魅族的“完美”歸宿

對魅族來說,委身于吉利,或許有它自己的考究。

在手機市場里,魅族似乎一直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只不過,走著“小而美”路線的魅族,也因為這種“孤高”的狀態(tài),逐漸掉隊于一年一個樣的手機行業(yè)。

2017年,魅族到達人生巔峰,年出貨量超過2000萬部。只是,喜悅并沒有持續(xù)多久,隨后而來的智能手機市場拐點,也一步步將魅族拖下了水。

先是當年的Pro 7機型銷量不佳,2018年黃章出山“打磨”的15周年機型也沒能get到魅友癢點。于是,2018年魅族不再對外公布具體出貨量。隨后魅族經歷了高管出走、大裁員的動蕩時期,原魅族總裁白永祥、高級副總裁楊顏、李楠接連辭任,甚至在2019年還傳出魅族即將破產的謠言。

也是在這一年,魅族獲得珠海發(fā)展基金會關注注資,解決了資金不足的燃眉之急。黃章則是在魅友社區(qū)發(fā)出“踏踏實實做產品,老老實實賣產品”的宣言。除了將價格殺上4399元,并在小米因為內置廣告而被米粉“痛罵”之時打出“無廣告、無預裝、無推送”的“三零”政策。

結果僅僅半年后,手頭緊湊的魅族很快地就放棄了零廣告策略。而在高端化路線上,魅族也同樣走得很艱難。根據IDC數(shù)據顯示,魅族手機目前單月銷量僅有萬臺左右。

手機市場的整體疲軟也對魅族的銷量滑坡起到助燃作用。

據GfK數(shù)據顯示,2020年是全球智能手機零售量連續(xù)下滑的第四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為12.67億臺,同比下滑7.9%,2021年繼續(xù)保持下滑趨勢,全球手機市場進入長周期存量競爭階段。

同時,手機制造不再是唯“硬件論”,開始逐步過渡到精細化運營、技術競爭及軟件生態(tài)開發(fā)的燒錢階段。從自研影像處理芯片,再到卡位游戲手機等細分賽道,又或是系統(tǒng)底層生態(tài)的完善……都對中小玩家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與挑戰(zhàn)。

回到魅族身上,魅族被網友戲稱為手機界的“黃埔軍?!?,原因就在于伴隨體量規(guī)模的不斷下滑,規(guī)模效益不斷增強,也讓人才流失愈發(fā)嚴重。缺少市場規(guī)模的支撐,逐漸失去自身產品特色的魅族,只能在這趨勢下踏上下坡路。

魅族能帶給吉利的,無非是現(xiàn)有營銷渠道、軟硬件開發(fā)團隊。如若最終完成收購,決定魅族走向的,仍然在于吉利究竟要怎樣構筑自己的車機協(xié)同體系。

不過,至少對于當前在“貧富線”上苦苦掙扎的魅族來說,能榜上財大氣粗的吉利,或許正中了前高管李楠所說“希望魅族也能賣個好價錢?!?/p>

畢竟,已經成為手機市場“Others”的魅族,學著同樣在掙扎的黑鯊嫁給騰訊一樣,或許也有機會踏上新的彼岸。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