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開菠蘿財經(jīng) 蘇琦
編輯 | 金玙璠
你上一次買大牌口紅,是什么時候?
一支口紅足以反映年輕人消費心理的變化。兩年前,社交平臺上的熱搜話題還是“佳琦推薦的大牌口紅色號,到底選哪個?”到了今年,最有共鳴的話題變成,“買了那么多大牌口紅,最愛的顏色是50塊的”。
低欲望、省錢、實用,正在成為一批年輕人過日子的關(guān)鍵詞。而當(dāng)年輕人開始理性消費,“非剛需不購買”,揮出的第一劍就是“反大牌”。
大牌,曾經(jīng)在“包治百病”“對自己好”“再不買又要漲價”等話術(shù)的營銷下,被包裝成一種身份和品位的象征,但如今,理性的年輕人開始反思,“我,現(xiàn)在,真的需要大牌嗎?”
尤其是最近,各類高價商品被認(rèn)為是“刺客”,也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消費理念正在發(fā)生變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年輕人“反大牌”并不等于一味的摳門、壓抑自己的消費需求,也不等于委屈自己。
在這個背景下,或許每位年輕人都在思考的是,自己到底應(yīng)該如何正確與“消費”這件事相處?
“不需要大牌了”
小周最近變成了一個“會過日子”的人。
出門騎車、買菜自備帆布袋這種常見技巧就不用多說了,她最近比較得意的“作品”是,在社交平臺開啟了一個名叫“今年用完再買”的計劃,每周更新支出賬單,請網(wǎng)友監(jiān)督自己。
這兩年,她跟著直播間和種草平臺買買買,陸陸續(xù)續(xù)將自己的護膚品和化妝品都換成了大牌。轉(zhuǎn)變的起因是某個周末,她清點自己囤的護膚品和化妝品,翻看購買記錄一算賬嚇了一跳,總價格近3萬元。
她詢問周圍的朋友美妝護膚支出大概是多少錢,兩年里,朋友們有的花了4000元,有的不到一萬,總之都比她少。
所以,她決定等囤貨消耗完再買,“堅持出一才能進一,并每天記賬”。開始記賬后,她多次拒絕朋友拼單買大牌護膚品套裝的要求?!艾F(xiàn)在好了,我已經(jīng)成了朋友圈子里出了名的‘難種草’,他們開玩笑叫我‘不買姐’?!?/p>
有用戶囤積的大牌護膚品已經(jīng)將柜子壓彎
圖源 / “愛吃榴蓮的DD”
許慧原本也是買買買的大戶,她所在的工作地點離商圈很近,很長一段時間里,下班逛一圈成了她的放松項目之一。
看得多、摸得多,也買過不少大牌包。她熟悉的一套流程是,看到社交平臺上熱推的款,她過幾天就會去專柜試背,對大牌包熟悉的她甚至能在街上或地鐵里辨別哪些是“A貨”。
可是從去年開始,她突然不再相信“包治百病”了,主要是因為自己沒了需求。“疫情期間長時間居家,買一個包還沒背幾次就過時了。即使出門也會一直戴口罩,包包已經(jīng)無法彰顯自己的身份?!?/p>
加上有了房貸之后,理財收益的一點波動對她的情緒影響,都比包包更強烈。她留下兩只常背的包,將剩下的在二手平臺進行轉(zhuǎn)賣?!澳嵌螘r間,每天都會盯著手機,看自己的包有沒有人要?!?/p>
每天都要喝咖啡的李赫都沒發(fā)現(xiàn)自己戒掉了“大牌”,還是同事某天問起他,“你怎么好久沒喝星巴克了?”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從星巴克降級成瑞幸,再后來變成了自制咖啡。
他的同事們也一樣,以前每天辦公室都要點奶茶外賣,喜茶、奈雪輪流點,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奶茶外賣已經(jīng)無人提起,帶飯的人逐漸多了起來。
李赫給開菠蘿財經(jīng)算了一筆賬,1天2杯美式提神早已經(jīng)成了他的剛需,喝星巴克,一天要花60元左右,喝瑞幸,一天是25元左右,而他買了一個全自動咖啡機899元,用一年的話平均到一天只需2.4元,咖啡粉一天的成本不到3元??煲R期的咖啡粉還可以做冷萃,“感受到了咖啡自由的快樂”。
在前些年明顯出現(xiàn)“消費升級”趨勢的領(lǐng)域,比如美妝護膚、鞋包服飾、咖啡奶茶,現(xiàn)在反倒最先被“反大牌”。好像也沒發(fā)生什么特別的事件,更多的普通人只是在日常生活的壓力、裁員降薪的新聞以及偃旗息鼓的直播帶貨中,逐漸感受到,他們不再那么需要大牌了。
不買大牌,不等于委屈自己
“我以前好像掉進了消費主義陷阱里”,小周發(fā)現(xiàn),和她有同樣想法的年輕人正在慢慢變多。
在豆瓣上,“不要買”“今天消費降級了嗎?”“極簡生活”等小組都擁有超30萬的組員;在微博、知乎、小紅書上,“低物欲生活”“攢錢教程”“我的摳門生活”等都是點贊量極高的主題。他們互相監(jiān)督,誓要成為“消費主義的逆行者”。
豆瓣上有各類反消費主義小組
李赫現(xiàn)在是這些豆瓣小組的???,一旦要買什么東西,不管是不是大牌,都會先去發(fā)帖詢問豆友意見,再決定買不買?!坝袝r候看完評論也就冷靜下來了,默默地將帖子的標(biāo)題前加上(已拔草,勿勸)。”
如今,實用、剛需、把錢用在刀刃上,才是年輕人們關(guān)注的重點,他們對消費欲望的解決辦法是,不強行壓抑,找到替代路徑——能找到臨期/二手的,絕不正價買新品;能自己動手在家復(fù)刻的,絕不進店花冤枉錢;能找到平替也行,挖到小眾品牌更好。
有人家具都買二手的?!百u包的時候開始接觸二手交易平臺,后來家里裝修就買了一張二手藤椅和一口漂亮的二手琺瑯鍋。”許慧稱,這些產(chǎn)品的價格可能只需要正價的三分之一,好壞和折舊程度很容易辨別。
有人連一杯奶茶錢都省了。年輕人在社交平臺上挖掘星巴克、瑞幸、一點點的復(fù)刻配方,扒出同款配料,雖然做不到1:1復(fù)刻,但至少經(jīng)濟實惠,外加一點手工自制的成就感。
社交平臺上的星巴克復(fù)刻配方很受歡迎
“平替”,入選了2021年消費領(lǐng)域五大熱詞之一,它成為了年輕人討論化妝品、護膚品和包包時的關(guān)鍵詞。
“相比大牌平替,年輕人也喜歡更有個性的小眾品牌。重品牌不如重搭配、品味和個性?!?年資深時裝編輯Stephy告訴開菠蘿財經(jīng),便宜的包沒什么拿不出手的。她有兩個包,一只35元,一只45元,背著去人均奢侈品消費大戶的辦公室,在沒說價格前,基本看到的都主動夸好看,還主動要鏈接。
這些經(jīng)歷和共識讓年輕人們意識到——即使不買大牌,也沒有委屈自己。
而一些主打平價的電商平臺和店鋪也變身為“寶藏挖掘地”,受到年輕人追捧。
拼多多和1688等平臺成為挖掘“平價好物”的網(wǎng)紅APP,悄悄打入都市麗人的消費圈;嗨特購、好特賣、小象生活等售賣臨期商品的集合店被資本連續(xù)下注,多個城市全面開花;HARMAY話梅和HAYDON黑洞等美妝零售店,將店面開進一線城市的核心商圈,不少年輕白領(lǐng)排隊買小樣。
僅在北京,目前就有數(shù)百家臨期折扣商店 圖源 / 大眾點評
以“臨期/小樣/清倉/平替”為主題發(fā)布內(nèi)容的博主也非常受歡迎,從衣服飾品到家居日用,從彩妝護膚到零食家電,都號稱能讓你“1折買同款”“半價用新款”。
以上種種跡象都在說明,這屆年輕人逐步掌握了消費的分寸感,“只買對的,不買貴的”,小周稱。
反大牌,是消費自由的第一步
經(jīng)過前兩年的消費升級和直播帶貨的黃金年代之后,到了今年,年輕人的生活狀態(tài)、消費理念正在發(fā)生改變。
圖源 / 公眾號用戶評論
實際上,“消費降級”這個詞早在2018年就產(chǎn)生了,并當(dāng)選了年度十大熱詞之一。如果說2018年的“消費降級”是在考慮“怎么理性花錢”,那么今年的“消費降級”則是“怎么盡量減少花錢”。
有數(shù)據(jù)顯示,國民的消費偏好日漸理性,非剛需消費比重降低。這也不難理解,為什么今年夏天,價格“刺客”們開始被集體討伐。
另一組數(shù)據(jù)也能證實,年輕人的消費觀已經(jīng)發(fā)生改變。
2021年年底,塔門聯(lián)合Yiwealth發(fā)起了《2021中國青年金錢觀大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82.4%的年輕人開始“精研型消費”,即從“炫耀和符號消費”變成“追尋自我的消費”。這意味著年輕人不再一味地追求大牌,品牌的地位正在年輕人的消費決策中下降。
“是否消費降級沒有對錯,它是一種權(quán)衡過后的自我選擇,是一種動態(tài)的生活態(tài)度。”Stephy認(rèn)為,我們之前買大牌,不管是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買,都代表它對我是有價值的,只是現(xiàn)在這種價值不再是我們需求優(yōu)先級的最高層,所以暫時選擇不買單。買還是不買,還是要看你個人所處的狀態(tài)和你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不再以商品價格定義消費,也是一種自由 圖源 / 豆瓣用戶評論
當(dāng)然,“少花錢”不等于“完全不消費”,而在于認(rèn)識消費本質(zhì)后的自由選擇和理性支配。
小松悠在2020年寫了一則日記,叫“我受不了了,低消費,我從不喝奶茶開始做”,沒想到很多人深有共鳴,他也因此建立了“低消費研究所”豆瓣小組。他后來在一檔播客中提到,建立這個小組后,讓他慢慢重新思考自己的消費模式,不要買不等于不買,而是弄清楚為什么不買,認(rèn)真對待每一筆消費,成為金錢的主人。
“不要買”會成為另一種極端嗎? 圖源 / 小宇宙APP
華東師范大學(xué)的哲學(xué)系教授姜宇輝也在上述播客中提到,就把消費當(dāng)成日常生活里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然后保持一種反省的態(tài)度,就夠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把對理論的思考落實到生活中,把它變成一種洞察、領(lǐng)悟,而并不僅僅是批判。
小周說,我們能做的,就是與消費這件事和解。從“買買買”到“有度”。年輕人自有一套自洽的邏輯,“該省省該花花,騎著自行車上酒吧,能花5000元報私教課,也能穿50元一條的瑜伽褲”。
應(yīng)受訪者要求,文中小周、李赫、許慧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