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公逸
時隔兩年,華為Mate 50系列再度歸來。在實際體驗了兩周后,今天就聊聊Mate 50的真實使用感受。
作為發(fā)布前就熱度頗高的功能,Mate 50配備了北斗衛(wèi)星技術——這也是全球首款支持北斗衛(wèi)星消息的大眾智能手機。
在不插卡、沒Wi-Fi、開闊戶外的前提下,Mate 50支持發(fā)送預設好的短語,其中包括求救短信,例如“身體不適,急需救助”。
選擇聯系人后,再通過手機尋找衛(wèi)星信號,對方就能收到帶詳細坐標的呼叫信息,其重要應用場景自然是野外遇險時使用。
盡管希望用戶都不要用到這個功能,不過一旦使用,Mate 50配備的北斗衛(wèi)星消息一定能發(fā)揮重要作用。
作為華為的金字招牌,大家也一定關心Mate 50的影像表現。
首先,Mate 50配備了目前業(yè)內的最大光圈,達到了F1.4。更關鍵的是,這枚主攝光圈還可從F1.4調節(jié)至F4.0,而在調節(jié)過程中,鏡頭上的葉片也會隨之開合,是真正物理層面的可變。
那么作用何在呢?下圖的對比就很明顯了。
大光圈能虛化背景、突出主體,小光圈背后的內容則更加清晰。目前大部分手機的大光圈虛化效果,都是依靠軟件計算出來的,往往有較濃的數碼摳圖味,而Mate 50 F1.4大光圈的優(yōu)勢,就在于更加自然的虛化效果。
其次,大光圈也能提高夜拍表現。在與iPhone 14 Pro的夜拍對比時,依靠大光圈的進光量,Mate 50的實際表現更勝一籌,此時iPhone的銳化感覺有點發(fā)力過猛。
除了更好的夜拍質量外,“大光圈模式”拍夜景,還省去了“夜景模式”的等待。眾所周知,常規(guī)手機的“夜景模式”都需要2到3秒的拍攝時間,而“大光圈模式” 下,Mate 50幾乎是秒拍,這自然提升了拍攝體驗。
Mate 50與Mate 50 Pro的影像區(qū)別不大,主要不同在于長焦。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依舊與剛剛發(fā)布的iPhone 14 Pro進行對比,兩款產品都是目前熱度頗高的旗艦手機。
主攝風格上兩者有明顯不同,華為討喜,iPhone真實。
而在暗部表現的處理上,Mate 50的細節(jié)也會更多,你更喜歡哪種拍攝的風格呢?
來到人像拍攝,Mate 50的膚質更高,臉色也會更紅潤一些。
此外,Mate 50還擁有5倍光學變焦,這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焦段,長焦鏡頭能夠讓照片擁有更多的空間壓縮。
其次,長焦鏡頭也能提供更加明確的構圖,讓照片的層次感更加分明。
想要入門攝影,在智能手機飛速發(fā)展的當下,真的不用先考慮入手大幾千的相機,可以試試用手機長焦去進行自己的構圖練習。
視頻方面,iPhone的顏色自然舒服,防抖的表現也更好一點,橫跨安卓、鴻蒙、iOS三大陣營,iPhone的視頻表現還是相當的穩(wěn)。
除了影像,我們再來看看Mate 50的其他表現。
新機正面用上了昆侖玻璃,強度提升10倍,因此不推薦再搭配鋼化膜使用。
Mate 50的屏幕也相當清晰,是一塊6.7英寸的直屏,分辨率為2700x1224,支持300Hz觸控采樣率以及1440Hz PWM調光。若追求更加順滑的操作,可以考慮Mate 50 Pro的120Hz屏幕,Mate 50的刷新率則為90Hz。
經過對比,Mate 50的正面邊框會比iPhone 14 Pro更窄一點。
Mate 50配備了高通驍龍8+,這是目前最旗艦的處理器之一,性能方面相當出色。由于鴻蒙的管理機制,續(xù)航實測一小時1080P視頻,掉電9%,充電功率則為66W有線以及50W無線充電。
Mate 50的外觀強調對稱,特別是圓形后置模組都經過了對稱的排布,“昆侖破曉”的黑色素皮版本,鏡頭區(qū)域也為黑色,一體性會更好。
闊別兩年,不論是可變光圈還是北斗衛(wèi)星消息,華為Mate 50都在原有基礎上加入了一系列黑科技。面對眾所周知的波折,歸來的Mate 50就是繼續(xù)燃燒的星火。相信終有一天,華為會再度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