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貓頭鷹科技 孫志富
一場全球范圍內的轟轟烈烈的造車運動行將進入下半場。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市場主導者正在從最初的嘗鮮者變成主流大眾。
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屬于自己的短暫的黃金時代或將結束,而對于轉型堅決的自主品牌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而言,即將迎來屬于自己的一個黃金發(fā)展期。
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主流消費階段
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按照自主品牌(以比亞迪等為代表)、自主品牌新勢力(以“蔚小理”為代表)、合資品牌(以大眾、豐田等為代表)、豪華品牌(以“BBA”為代表)、外資品牌(以特斯拉為代表)來劃分,從上圖可以非常清晰看出最近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市占率變化趨勢。
2019年中,新能源汽車補貼第一次大退坡引起了銷量的巨大波動。2020年成為新能源汽車開始擺脫補貼依賴,進入消費市場的第一年。這一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情況如下:自主品牌60%,新勢力15%,合資9%,豪華4%,外資12%。
2021年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爆發(fā),國內造車新勢力以及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外資品牌迎來快速增長期,而此時自主品牌依然處于蓄勢期,合資以及豪華品牌基本還處于試探期。
然而進入2022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突變,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自主品牌正式進入快速增長期,開始在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宣示自己的主權,市占率迅速擴大到了69%,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造車新勢力和特斯拉市占率開始下降。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歌猛進,表明市場正在發(fā)生變化,主流消費群體開始成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力軍,這也直接導致新能源汽車這一“盤子”正在被快速做大。然而,此時造車新勢力卻失速了,說白了就是沒有跑贏市場“大盤”。
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造車新勢力們增速普遍在110%以上,而此時的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平均增速只有不到6%,這時的自主品牌在新能源上面不進反退,增速約為-20%。
進入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平均增速快速增長到168%,此時,造車新勢力們的增速普遍在200%左右,與此同時,自主品牌開始趕上來,平均增速達到約178%。
今年前11個月,市場平均增速降到92%左右,自主品牌平均增速約為117%,而造車新勢力們的增速只有58%。
市場進入主流消費階段,很明顯對于自主品牌更加有利,尤其是轉型堅決的自主品牌。這一點已經(jīng)在比亞迪身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自主品牌正迎來黃金發(fā)展期
一旦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主流消費擴散階段,10萬-25萬主流價格區(qū)間將成為市場最快的增長點。在燃油車時代,這一塊一直是合資品牌占主導地位,但是在新能源車時代,合資品牌因為轉型不夠堅決迅速,很明顯已經(jīng)失去先機。
以日產(chǎn)軒逸為例,進入2022年,前11個月有10個月銷量同比下降,累計銷量同比下降16%,僅為38.87萬輛。在乘聯(lián)會的轎車銷量排名中,已經(jīng)連續(xù)三個月未曾染指銷冠,上個月更是遭遇滑鐵盧,銷量同比下降47.9%,僅以22167輛的成績排名第五。
除了日產(chǎn)軒逸、豐田卡羅拉、大眾新朗逸銷量同樣在快速下滑,今年前11個月,豐田卡羅拉累計銷量同比下降24.7%,新朗逸則同比下降20.4%。另外,大眾速騰同比下降了7.2%,大眾新寶來同比下降了17.3%。
反觀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今年前11個月,比亞迪秦銷量同比增長93.7%,達到37.03萬輛;比亞迪漢同比增長134.1%,達到24.26萬輛;比亞迪海豚同比增長899.3%,達到17.82萬輛。
SUV市場同樣在上演此消彼長的戲碼。今年前11個月,本田CR-V銷量同比下降1.3%;豐田RAV4銷量同比下降20.5%;日產(chǎn)逍客銷量同比下降3.9%;大眾途觀銷量同比下降21.7%。而比亞迪這邊,宋和唐前11個月分別同比增長了127.8%和200%,今年新上的元PLUS以14.64萬輛的成績排在乘聯(lián)會排行榜第6名,已經(jīng)把豐田RAV4、日產(chǎn)逍客和大眾途觀甩在了身后。
這邊合資品牌尚未起勢,而另一邊的造車新勢力們和特斯拉尚未與這一塊市場需求形成契合。
以“蔚小理”為代表造車新勢力們大都以中高端車型起步,在市場的嘗鮮期尚可以跑得快一點,但是隨著市場的飽和,高端市場開始增長乏力,此時必須下沉,向大眾消費市場滲透。
蔚來已經(jīng)透露將很快推出更加廉價的車型,而特斯拉同樣也在加速布局大眾市場。但是,面對自主品牌傳統(tǒng)車企的猛烈攻勢,二者未來能夠在主流消費市場分得多少蛋糕,恐怕沒那么樂觀。畢竟有小鵬汽車的前車之鑒,小鵬汽車曾憑借G3、P5車型著實風光了一段時間,然而現(xiàn)在卻遭遇了增長桎梏。
新能源汽車市場轉向主流消費后,哪吒和零跑成了今年新勢力中最大的受益者,銷量增長明顯,但是僅憑著一兩款車在市場上,靠著虧錢與傳統(tǒng)車企進行肉搏,恐怕后勁沒有那么足。
前無強敵、后無追兵,自主品牌迎來了一個千載難逢的黃金發(fā)展期。而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即將結束了,接下來將面臨更為殘酷的競爭和淘汰。
新勢力淘汰加速,最終只活2-3家
業(yè)內一直流行一個說法:造車新勢力最終只能活下2-3家,現(xiàn)在看來絕不是危言聳聽。
2020年,造車新勢力們經(jīng)歷了殘酷的淘汰賽,幸存下來的車企也只是幸福了一年多的時間,又再一次進入凜冽的寒冬。
2022年的冬天,等待他們的是股價暴跌、高層動蕩、裁員降薪,還有那無法完成的銷量目標。
數(shù)據(jù)顯示:
前11個月,蔚來汽車共交付新車10.67萬輛,距離年度目標定下的15萬輛,有近4.5萬輛的差距;
小鵬汽車累計交付量為10.95萬輛,與年度交付目標“達成25萬輛,沖擊30萬輛”相距甚遠;
理想汽車累計交付量為11.2萬輛,距離年度目標定下的17萬輛有近5.8萬輛的差距;
零跑汽車累計交付新車10.27萬輛,距離年度目標定下的12萬輛仍有約1.7萬輛的差距;
哪吒汽車累計交付新車14.43萬輛,距離年度目標定下的15萬輛,相差不到6000輛。
2021年的高光讓部分造車新勢力 “盲目自信”,定下了遠大的目標,相反去年排名靠后的哪吒汽車和零跑汽車,卻顯得更為謹慎和保守?,F(xiàn)在看,除了哪吒汽車和零跑汽車,另外三家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完成自己的年度目標幾乎無望了。
那么,接下來的2023年會如何呢?
可以預料,2023年隨著合資品牌、以及長城、長安、奇瑞、吉利、北汽、廣汽、東風等傳統(tǒng)自主車企繼續(xù)向主流消費市場加壓,同時以“BBA”為代表的豪華品牌在高端市場展開反攻,勢必會進一步壓縮造車新勢力們的生存空間。
曾經(jīng)非常割裂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或將在明年迎來最猛烈的混戰(zhàn)與絞殺,再沒有什么新勢力陣營,他們也將作為自主品牌陣營的一員,和“老大哥”內卷,與合資硬剛。
當李一男毅然決然地放棄造車時,或許已經(jīng)看透,自己已經(jīng)錯過了時機,市場留給新勢力們的機會已經(jīng)不多了。可憐那些虧損多年無法像李一男一樣瀟灑抽身的創(chuàng)始人們,只能默默等待命運的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