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另一種生死觀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另一種生死觀

復活死者或上傳意識仍然只是想象,但它們的確指向了一些矛盾——既想要挫敗死亡,又自覺應該順應天命。在平凡和超凡之間生活著的,就是我們?nèi)祟悺?/p>

《萬神殿》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記者 | 尹清露

編輯 | 黃月

生死是無法更改的大事,但是科幻作品里總有另一種暢想。在那里,死亡可以被改變,甚至被徹底抹除。

在2022年的小說《在黑暗中我們能去到哪里》(How High We Go in the Dark)中,為了減輕送別親人時的傷痛,人們發(fā)明出了各種荒誕的“新式葬禮”;改編自劉宇昆原著的美劇《萬神殿》則講述了一名已死的父親通過意識上傳實現(xiàn)“永生”的故事。當我們不必再以傳統(tǒng)方式經(jīng)歷生離死別,這一美好愿景的結(jié)果會怎樣呢?這些故事看似來自未來,卻處處都在指涉我們已有的生死觀。

01 假如我們在高級酒店或游樂園迎接死亡

美國小說家永松紅杉(Sequoia Nagamatsu)的《在黑暗中我們能去到哪里》寫于新冠疫情前幾年,卻似乎擁有先見之明,它描寫了大瘟疫流行后的世界——由于氣候變暖,科學家在融化的西伯利亞凍土中發(fā)掘出一具史前女性的遺骸,結(jié)果激活了威力強大的病原體,疫情很快遍布全球,人們也接二連三地死去。

Sequoia Nagamatsu
William Morrow 2022-1

整個故事就建立在“當死亡成為常態(tài)”這一設定之下,其中有些情節(jié)今日聽來已非荒誕——比如超負荷運轉(zhuǎn)的醫(yī)院、被用作太平間的大型體育場——也有一些介于真實和虛幻之間。在小說中,殯葬業(yè)最先嗅到商機,它們紛紛拋棄過時的土葬和火葬,代之以更人性化的喪葬服務,業(yè)內(nèi)的佼佼者還會獲得一尊“金棺材獎”。面對這一局面,新開發(fā)的瘟疫療法也要想方設法分一杯羹,但他們只是讓病人陷入長久的昏迷,勉強稱之為活著罷了。即使有些人幸存下來,也要么無法完成學業(yè),要么成為了失業(yè)者,只能終日待在VR咖啡廳,在網(wǎng)上結(jié)交新人來取代死去的朋友和戀人;更孤獨的人們則在論壇發(fā)帖抱團取暖,或者尋找著一起自殺的伙伴。

書中最精彩也最具諷刺性的部分就是那些送別死者的新奇方法。兒童和體弱者最先被感染,痛失愛子的億萬富翁便建立起一個“安樂死游樂園”,絕望的父母帶著孩子來到這里,讓他們坐上過山車,沖上云霄之際再被人為地停止心跳,以此來保證孩子最后幾秒鐘的生命中只有歡樂、毫無痛苦。隨著死亡蔓延開來,下一個聲名鵲起的項目是“殯葬酒店”,在這里,人們可以和將死的親人悠閑度假,而不是在冰冷的醫(yī)院與之告別,宣傳標語如此寫道:“當你所愛之人沉睡時,和他們睡在一起吧!”

這些做法看似荒謬,細細想來卻又能夠理解。人類學者露絲·貝哈曾在著作《動情的觀察者》中做出判斷,現(xiàn)代的死亡傳遞著雙重的悲傷,悲痛不僅來自失去了心愛的人,同樣來自內(nèi)心深處的那種挫敗感——覺得自己能做的還有很多,與死亡的抗爭結(jié)束得太早;同時,即使在面對死亡的瞬間,人們也想要消除令人不快的負面印象,既為了減輕患病者的恐懼,也為了撫慰自己的傷痛,殯葬酒店就是敏銳地發(fā)覺了人們的這種心理,才能借此機會、大撈一筆。

然而,這些做法的背后,似乎仍是生命高于一切、盡量回避死亡的價值觀。諷刺的是,無論人們怎樣努力,潛藏其中的死氣終究是揮之不去的,反而在掩蓋之下顯得更加猙獰。我們于是看到,游樂園其實是監(jiān)獄改造的,象征快樂的過山車變成了恐怖的殺人機器,而為了不讓父母反悔帶著孩子逃離游樂園,守衛(wèi)塔上設立了步槍手,準備隨時射殺叛逃者。

作者還讓我們看到,在瘟疫遍布的世界里,死不僅仍然保持著高低貴賤之分,商業(yè)化也讓死亡變得更加不平等,而看似熱鬧的殯葬市場也只是以另一種寂靜無聲的方式利用著還有價值的人,淘汰著不被需要的人。有人原本是前途似錦的脫口秀演員,如今卻要在安樂死公園逗將死的孩子們開心,還要向家人隱瞞自己的工作性質(zhì);殯葬酒店的經(jīng)理原本是一名無業(yè)游民,卻十分吊詭地在這里找到了為數(shù)不多的人生價值。某天,酒店經(jīng)理走在街上時發(fā)現(xiàn),當一些人可以被“負責任”地死去,他卻很少看到流浪者們在長椅上睡覺、在餐廳里擺攤了,誰又會為他們的死負責呢?

02 假如意識上傳讓人質(zhì)疑肉身的意義

新式葬禮雖然聽來可笑,在技術上卻不難實現(xiàn),如果人類可以以數(shù)字形式永生,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劉宇昆的《奇點遺民》就寫了這樣的故事。以意識上傳為主題的小說的關鍵,通常在于身份問題,也即“數(shù)字化的你還是真的你嗎?”,但劉宇昆的重點更像是經(jīng)由“愛”這一古老母題來探討“怎樣的活法才更為可取”。

《奇點遺民》
[美] 劉宇昆 著 耿輝 譯
中信出版社·木晷文化 2017-9

在小說中,奇點時代已經(jīng)到來,大多數(shù)人都留下大腦掃描后血肉模糊的軀體,成為了數(shù)字神靈。艾米的妹妹也自愿上傳了意識,但是對艾米來說,妹妹不過是被困在一塊機器存儲陣列中,因為缺失了身體,艾米不知要如何愛對方,甚至沒辦法找個合適的方式悼念她。而艾米選擇“專注于收藏明信片和烤蛋糕,用早晨的陽光和咖啡香味滋養(yǎng)我的身體,等待自己大限到來,這樣別人就能用合適的方式悼念我了”。

在擁有肉身的生者和意識上傳者之間,總是充滿了隔閡和罅隙,這體現(xiàn)在他們不同的生之理念。在固守生死規(guī)則的人看來,身體才是最值得信賴的,也只有身體才能去遠途旅行、嘗出蘋果的酸甜滋味,而數(shù)字人只是數(shù)字洪流的仿真算法,是“活死人”罷了。但是對于上傳者來說,身體才是既薄弱又有缺陷的,它會衰老、會背叛你,只有擺脫肉體的束縛,靈魂才能得到自由,他們也給肉身人起了一個名字——冥頑不化的“古人類”。

有意思的是,肉身人認為,隨著自然生長和凋零的生命才具有內(nèi)在的善,祖父母、父母、子女,每一代都為下一代讓路才能成為人的永垂不朽,數(shù)字人只是短視的鼠目寸光之輩。數(shù)字人卻認為,肉身人的“活著”如同動物,僅僅是依靠本能的茍延殘喘,人應該超越動物性、走向不朽,而此時的地球的確走向了末日——城市不堪人口過多的重負,成為了野草遍布的廢墟,人們只靠罐頭食品維生,虛擬世界則不存在資源匱乏、貧富差距,當然也不再有死亡和衰敗。

這種種矛盾指向的,正是在未來的技術之下,原本的生命理念不得不時刻質(zhì)疑自身的境況。書中的情節(jié)就彰顯了這一點。女孩麥蒂的爸爸是第一批上載的人類,爸爸又創(chuàng)造了一個數(shù)字女兒,也就是麥蒂的妹妹。因為妹妹生于云端也長于云端,她仿佛沒有弱點,從不惋惜沒有肉體這件事,因為“人不會懷念不曾擁有的東西”。麥蒂以為妹妹只有虛無縹緲的意識,從沒有吃過人間的食物,于是給妹妹品嘗了種在花園里的番茄。然而麥蒂失望地發(fā)現(xiàn),妹妹早就在自己的世界嘗遍了幾百種西紅柿,她一直在以具體的方式生活,具體到我們遠遠無法理解。

03 假如死亡不再是永別

在許多族群的信仰和文明中,死對于生者而言都并非結(jié)束,而是在另一個世界擁有了精神意義上的生命,所謂“事死如事生”。正如民俗學者郭于華在《死的困擾與生的執(zhí)著》中指出的,陰間的景況通常十分生動具體,無論是鬼門關、奈何橋還是無常殿,都是一套完整的、與人間對應的地方。但是另一方面,生與死又有著嚴明的界限,各地的喪葬儀式都有擺脫和防備死者的方式,有的在埋葬完畢后說一句“我去擔水、砍柴”之類的托詞,然后趕緊跑回家中,以防亡魂跟回來。

于是,當這個界限被打破,就意味著死者無法被順利地送往彼岸,自己也難以放下對方、開始新的生活了。在《奇點遺民》中,麥蒂的媽媽以為爸爸早就去世了,當爸爸的數(shù)字靈魂出現(xiàn)在電腦屏幕上,媽媽并不開心,反而感到十分困惑。對她來說,丈夫的死曾經(jīng)是內(nèi)心難以邁過去的坎,她花了很長時間接受這一現(xiàn)實才走出陰霾,甚至結(jié)交了新男友,丈夫的歸來卻打亂了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秩序。

與麥蒂媽媽的感受類似,早在1961年,科幻作家菲利普·K·迪克就在小說《尤比克》中借“中陰身”的概念,描繪了一個徘徊于生死之間、充滿了困惑和斷裂的世界——在其設定中,人們即使死去也可以用冷凍技術儲存在亡靈館中,通過短暫的大腦激活和前來的探訪的親友交談、互相撫慰。然而,這個世界也總是在坍塌和腐壞,時光會不斷倒流,咖啡剛煮好就發(fā)霉了,硬幣也變成了四十年前的過時貨;主角明明想要拯救死去的上司,卻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才是已死之人。這一切似乎在說,亡靈世界的規(guī)則不容侵犯,如若不然,受到侵犯的便是我們。

《尤比克》 
[美] 菲利普·迪克 著 金明 譯
譯林出版社·譯林幻系列 2017-10

不過,故事也有溫情的一面,如果思念和意志都足夠深刻,那么生死也是可以跨越的。作者這樣描述一名丈夫探訪亡妻的場景:

他能對她說話,聽她作答,交流彼此想法……但那雙亮眸不會睜開,朱唇也不再翕動。對他的造訪,她沒有笑臉相迎。離別之時,她也不會傷心落淚。這樣是否值得?他捫心自問。這樣的探訪是否好過傳統(tǒng)的生離死別——從一個活生生的人徑直走向冰冷的墳墓?不管怎樣,我們依然彼此相守。別無選擇。

不顧形式,只要能陪伴彼此就夠了。這也是《奇點遺民》中麥蒂的想法。并且,與一尊棺材中的冷凍軀體相比,虛擬人反而更好,雖然看得見摸不著,但至少能在線上相見,爸爸的記憶、口頭禪和對女兒的愛都與往常無異,甚至在技術的加持下,虛擬的陪伴可以比現(xiàn)實中更牽動人心。爸爸還活著時,麥蒂就經(jīng)常和他在房間里玩網(wǎng)絡游戲,而當爸爸“轉(zhuǎn)生”之后以化身(avatar)的面貌出現(xiàn)、用戶名也再次顯示“在線”,那一刻的感動是真實的,也是無比獨特的——畢竟只有在游戲里,爸爸才長得像是所向披靡的、身穿鎧甲的戰(zhàn)神。

劇集《萬神殿》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這樣的相守是我們想要的嗎?小說無法給出答案,讀者們似乎也不能。無論如何,復活死者或上傳意識仍然只是想象,但它們的確指向了一些矛盾,既想要挫敗死亡,又自覺應該順應天命。在平凡和超凡之間生活著的,就是我們?nèi)祟悺?/p>

未經(jīng)正式授權嚴禁轉(zhuǎn)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另一種生死觀

復活死者或上傳意識仍然只是想象,但它們的確指向了一些矛盾——既想要挫敗死亡,又自覺應該順應天命。在平凡和超凡之間生活著的,就是我們?nèi)祟悺?/p>

《萬神殿》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記者 | 尹清露

編輯 | 黃月

生死是無法更改的大事,但是科幻作品里總有另一種暢想。在那里,死亡可以被改變,甚至被徹底抹除。

在2022年的小說《在黑暗中我們能去到哪里》(How High We Go in the Dark)中,為了減輕送別親人時的傷痛,人們發(fā)明出了各種荒誕的“新式葬禮”;改編自劉宇昆原著的美劇《萬神殿》則講述了一名已死的父親通過意識上傳實現(xiàn)“永生”的故事。當我們不必再以傳統(tǒng)方式經(jīng)歷生離死別,這一美好愿景的結(jié)果會怎樣呢?這些故事看似來自未來,卻處處都在指涉我們已有的生死觀。

01 假如我們在高級酒店或游樂園迎接死亡

美國小說家永松紅杉(Sequoia Nagamatsu)的《在黑暗中我們能去到哪里》寫于新冠疫情前幾年,卻似乎擁有先見之明,它描寫了大瘟疫流行后的世界——由于氣候變暖,科學家在融化的西伯利亞凍土中發(fā)掘出一具史前女性的遺骸,結(jié)果激活了威力強大的病原體,疫情很快遍布全球,人們也接二連三地死去。

Sequoia Nagamatsu
William Morrow 2022-1

整個故事就建立在“當死亡成為常態(tài)”這一設定之下,其中有些情節(jié)今日聽來已非荒誕——比如超負荷運轉(zhuǎn)的醫(yī)院、被用作太平間的大型體育場——也有一些介于真實和虛幻之間。在小說中,殯葬業(yè)最先嗅到商機,它們紛紛拋棄過時的土葬和火葬,代之以更人性化的喪葬服務,業(yè)內(nèi)的佼佼者還會獲得一尊“金棺材獎”。面對這一局面,新開發(fā)的瘟疫療法也要想方設法分一杯羹,但他們只是讓病人陷入長久的昏迷,勉強稱之為活著罷了。即使有些人幸存下來,也要么無法完成學業(yè),要么成為了失業(yè)者,只能終日待在VR咖啡廳,在網(wǎng)上結(jié)交新人來取代死去的朋友和戀人;更孤獨的人們則在論壇發(fā)帖抱團取暖,或者尋找著一起自殺的伙伴。

書中最精彩也最具諷刺性的部分就是那些送別死者的新奇方法。兒童和體弱者最先被感染,痛失愛子的億萬富翁便建立起一個“安樂死游樂園”,絕望的父母帶著孩子來到這里,讓他們坐上過山車,沖上云霄之際再被人為地停止心跳,以此來保證孩子最后幾秒鐘的生命中只有歡樂、毫無痛苦。隨著死亡蔓延開來,下一個聲名鵲起的項目是“殯葬酒店”,在這里,人們可以和將死的親人悠閑度假,而不是在冰冷的醫(yī)院與之告別,宣傳標語如此寫道:“當你所愛之人沉睡時,和他們睡在一起吧!”

這些做法看似荒謬,細細想來卻又能夠理解。人類學者露絲·貝哈曾在著作《動情的觀察者》中做出判斷,現(xiàn)代的死亡傳遞著雙重的悲傷,悲痛不僅來自失去了心愛的人,同樣來自內(nèi)心深處的那種挫敗感——覺得自己能做的還有很多,與死亡的抗爭結(jié)束得太早;同時,即使在面對死亡的瞬間,人們也想要消除令人不快的負面印象,既為了減輕患病者的恐懼,也為了撫慰自己的傷痛,殯葬酒店就是敏銳地發(fā)覺了人們的這種心理,才能借此機會、大撈一筆。

然而,這些做法的背后,似乎仍是生命高于一切、盡量回避死亡的價值觀。諷刺的是,無論人們怎樣努力,潛藏其中的死氣終究是揮之不去的,反而在掩蓋之下顯得更加猙獰。我們于是看到,游樂園其實是監(jiān)獄改造的,象征快樂的過山車變成了恐怖的殺人機器,而為了不讓父母反悔帶著孩子逃離游樂園,守衛(wèi)塔上設立了步槍手,準備隨時射殺叛逃者。

作者還讓我們看到,在瘟疫遍布的世界里,死不僅仍然保持著高低貴賤之分,商業(yè)化也讓死亡變得更加不平等,而看似熱鬧的殯葬市場也只是以另一種寂靜無聲的方式利用著還有價值的人,淘汰著不被需要的人。有人原本是前途似錦的脫口秀演員,如今卻要在安樂死公園逗將死的孩子們開心,還要向家人隱瞞自己的工作性質(zhì);殯葬酒店的經(jīng)理原本是一名無業(yè)游民,卻十分吊詭地在這里找到了為數(shù)不多的人生價值。某天,酒店經(jīng)理走在街上時發(fā)現(xiàn),當一些人可以被“負責任”地死去,他卻很少看到流浪者們在長椅上睡覺、在餐廳里擺攤了,誰又會為他們的死負責呢?

02 假如意識上傳讓人質(zhì)疑肉身的意義

新式葬禮雖然聽來可笑,在技術上卻不難實現(xiàn),如果人類可以以數(shù)字形式永生,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劉宇昆的《奇點遺民》就寫了這樣的故事。以意識上傳為主題的小說的關鍵,通常在于身份問題,也即“數(shù)字化的你還是真的你嗎?”,但劉宇昆的重點更像是經(jīng)由“愛”這一古老母題來探討“怎樣的活法才更為可取”。

《奇點遺民》
[美] 劉宇昆 著 耿輝 譯
中信出版社·木晷文化 2017-9

在小說中,奇點時代已經(jīng)到來,大多數(shù)人都留下大腦掃描后血肉模糊的軀體,成為了數(shù)字神靈。艾米的妹妹也自愿上傳了意識,但是對艾米來說,妹妹不過是被困在一塊機器存儲陣列中,因為缺失了身體,艾米不知要如何愛對方,甚至沒辦法找個合適的方式悼念她。而艾米選擇“專注于收藏明信片和烤蛋糕,用早晨的陽光和咖啡香味滋養(yǎng)我的身體,等待自己大限到來,這樣別人就能用合適的方式悼念我了”。

在擁有肉身的生者和意識上傳者之間,總是充滿了隔閡和罅隙,這體現(xiàn)在他們不同的生之理念。在固守生死規(guī)則的人看來,身體才是最值得信賴的,也只有身體才能去遠途旅行、嘗出蘋果的酸甜滋味,而數(shù)字人只是數(shù)字洪流的仿真算法,是“活死人”罷了。但是對于上傳者來說,身體才是既薄弱又有缺陷的,它會衰老、會背叛你,只有擺脫肉體的束縛,靈魂才能得到自由,他們也給肉身人起了一個名字——冥頑不化的“古人類”。

有意思的是,肉身人認為,隨著自然生長和凋零的生命才具有內(nèi)在的善,祖父母、父母、子女,每一代都為下一代讓路才能成為人的永垂不朽,數(shù)字人只是短視的鼠目寸光之輩。數(shù)字人卻認為,肉身人的“活著”如同動物,僅僅是依靠本能的茍延殘喘,人應該超越動物性、走向不朽,而此時的地球的確走向了末日——城市不堪人口過多的重負,成為了野草遍布的廢墟,人們只靠罐頭食品維生,虛擬世界則不存在資源匱乏、貧富差距,當然也不再有死亡和衰敗。

這種種矛盾指向的,正是在未來的技術之下,原本的生命理念不得不時刻質(zhì)疑自身的境況。書中的情節(jié)就彰顯了這一點。女孩麥蒂的爸爸是第一批上載的人類,爸爸又創(chuàng)造了一個數(shù)字女兒,也就是麥蒂的妹妹。因為妹妹生于云端也長于云端,她仿佛沒有弱點,從不惋惜沒有肉體這件事,因為“人不會懷念不曾擁有的東西”。麥蒂以為妹妹只有虛無縹緲的意識,從沒有吃過人間的食物,于是給妹妹品嘗了種在花園里的番茄。然而麥蒂失望地發(fā)現(xiàn),妹妹早就在自己的世界嘗遍了幾百種西紅柿,她一直在以具體的方式生活,具體到我們遠遠無法理解。

03 假如死亡不再是永別

在許多族群的信仰和文明中,死對于生者而言都并非結(jié)束,而是在另一個世界擁有了精神意義上的生命,所謂“事死如事生”。正如民俗學者郭于華在《死的困擾與生的執(zhí)著》中指出的,陰間的景況通常十分生動具體,無論是鬼門關、奈何橋還是無常殿,都是一套完整的、與人間對應的地方。但是另一方面,生與死又有著嚴明的界限,各地的喪葬儀式都有擺脫和防備死者的方式,有的在埋葬完畢后說一句“我去擔水、砍柴”之類的托詞,然后趕緊跑回家中,以防亡魂跟回來。

于是,當這個界限被打破,就意味著死者無法被順利地送往彼岸,自己也難以放下對方、開始新的生活了。在《奇點遺民》中,麥蒂的媽媽以為爸爸早就去世了,當爸爸的數(shù)字靈魂出現(xiàn)在電腦屏幕上,媽媽并不開心,反而感到十分困惑。對她來說,丈夫的死曾經(jīng)是內(nèi)心難以邁過去的坎,她花了很長時間接受這一現(xiàn)實才走出陰霾,甚至結(jié)交了新男友,丈夫的歸來卻打亂了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秩序。

與麥蒂媽媽的感受類似,早在1961年,科幻作家菲利普·K·迪克就在小說《尤比克》中借“中陰身”的概念,描繪了一個徘徊于生死之間、充滿了困惑和斷裂的世界——在其設定中,人們即使死去也可以用冷凍技術儲存在亡靈館中,通過短暫的大腦激活和前來的探訪的親友交談、互相撫慰。然而,這個世界也總是在坍塌和腐壞,時光會不斷倒流,咖啡剛煮好就發(fā)霉了,硬幣也變成了四十年前的過時貨;主角明明想要拯救死去的上司,卻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才是已死之人。這一切似乎在說,亡靈世界的規(guī)則不容侵犯,如若不然,受到侵犯的便是我們。

《尤比克》 
[美] 菲利普·迪克 著 金明 譯
譯林出版社·譯林幻系列 2017-10

不過,故事也有溫情的一面,如果思念和意志都足夠深刻,那么生死也是可以跨越的。作者這樣描述一名丈夫探訪亡妻的場景:

他能對她說話,聽她作答,交流彼此想法……但那雙亮眸不會睜開,朱唇也不再翕動。對他的造訪,她沒有笑臉相迎。離別之時,她也不會傷心落淚。這樣是否值得?他捫心自問。這樣的探訪是否好過傳統(tǒng)的生離死別——從一個活生生的人徑直走向冰冷的墳墓?不管怎樣,我們依然彼此相守。別無選擇。

不顧形式,只要能陪伴彼此就夠了。這也是《奇點遺民》中麥蒂的想法。并且,與一尊棺材中的冷凍軀體相比,虛擬人反而更好,雖然看得見摸不著,但至少能在線上相見,爸爸的記憶、口頭禪和對女兒的愛都與往常無異,甚至在技術的加持下,虛擬的陪伴可以比現(xiàn)實中更牽動人心。爸爸還活著時,麥蒂就經(jīng)常和他在房間里玩網(wǎng)絡游戲,而當爸爸“轉(zhuǎn)生”之后以化身(avatar)的面貌出現(xiàn)、用戶名也再次顯示“在線”,那一刻的感動是真實的,也是無比獨特的——畢竟只有在游戲里,爸爸才長得像是所向披靡的、身穿鎧甲的戰(zhàn)神。

劇集《萬神殿》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這樣的相守是我們想要的嗎?小說無法給出答案,讀者們似乎也不能。無論如何,復活死者或上傳意識仍然只是想象,但它們的確指向了一些矛盾,既想要挫敗死亡,又自覺應該順應天命。在平凡和超凡之間生活著的,就是我們?nèi)祟悺?/p>

未經(jīng)正式授權嚴禁轉(zhuǎn)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