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實習記者 代科卉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Gap day的說法最初出現(xiàn)于小紅書的一位博主的學習分享筆記,她將自己從17:10分開始休息的這一天稱作Gap day。此后,這一略帶自嘲的說法在社交平臺不斷傳播,衍生出了“Gap night”、“Gap hour”等用法。
于是我們在社交平臺上看到了“Gap day,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zhì)的Gap”、“無法擁有Gap year,那就給自己一個Gap day”等等表述。有人認為這反映了人們無處安放的焦慮,也有人指責這種“自嘲”抹殺了休息的正當性。
更重要的問題或許是,休息是如何從正常的權(quán)利變成一種自嘲和戲謔的呢?
停不下來的發(fā)條人生
“Gap day”的用法源自“Gap year”,指的是年輕人完成學業(yè)后不急于升學或工作,希望在間隔年里尋求一種新的生活體驗,擺脫從前的或習以為常的學習或工作狀態(tài)?!?/span>Gap”此前就曾在網(wǎng)上引發(fā)討論,網(wǎng)友們紛紛感慨,中國人沒有真正的間隔年,只有考研二戰(zhàn)、考公等道路可供奮斗,人們期待閑暇時刻,卻又不敢停下。
在這種情況下,“Gap day”的出現(xiàn)更顯無奈,它將原本以年為單位的時間縮短到一天,原本象征的“尋求自我”變成了喘一口氣、休息一下的妥協(xié),似乎在說:“如今我們只要擁有一個‘Gap day’,就已經(jīng)難能可貴了?!?/span>
“Gap day”當然可以被視作對休息正當性的消解,但又不止如此,它更像一個玩笑,是人們面對飄忽不定的生活與日益增多的事務,不得不反復調(diào)整休息的邊界并不斷寬慰自己的說辭。
在“Gap day”之前,霸占社交平臺的熱詞一度是“躺平”或“擺爛”。如果說“躺平”還具有一絲反抗意味,直指某種試圖退出無意義的競爭、回歸自我的姿態(tài),那么“Gap day”似乎暗含著向繁忙勞苦“繳械投降”的態(tài)度。
事實上,即使是在“躺平”大流行之時,“身躺心不躺”也是常態(tài)。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許紀霖就曾指出,“身躺只是假象,他們的內(nèi)心其實充溢著不滿與憤懣不平?!痹陔S時可能被拋下的競爭中,毫無心理負擔的“躺”可能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說法。因此,“Gap day”的出現(xiàn)并不奇怪,不過是沿著這一脈絡而來的戲謔之語,反映出的是人們在飄忽不定的生活中對于休息的焦慮。
休息,為了更好的工作
在亞里士多德看來,休閑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他認為休閑與勞動是不相容的,“唯有安閑的快樂,才是完全沒有痛苦的快樂”。也就是說,休閑以無欲無求的閑暇狀態(tài)為基礎,它本身就是一種目的,使人毫無羈絆地直面人生、幸福以及宇宙真理等終極問題。
在今天,休閑更多被視作一種手段,而非亞里士多德意義上的“目的”本身。在“勞逸結(jié)合”、“短暫的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出發(fā)”這類勸誡下,休閑被置換為“為更好工作”而做的準備。當我們從無休止的事務中出逃,獲得只有幾小時的“Gap day”時,內(nèi)心依舊隱隱不安,這類勸誡此時轉(zhuǎn)變?yōu)橐环N自我安慰——這是為了儲存精力,是為了更好地工作。這正是一種目的性休閑。
崔西亞·赫塞(Tricia Hersey)是一位美國詩人、行為藝術(shù)家,自稱“午睡教主”。她認為目的性休閑是對“漫無目的”的休息的污名化,也是奮斗文化對人們的精神宰制。在《休息即抵抗:一份宣言》一書中,她提出:“精疲力竭是由不正義的社會結(jié)構(gòu)導致的群體性問題,休息是一個事關(guān)社會正義的議題?!?/span>
赫塞敏銳地指出,休息被視作懶惰、游手好閑、無所事事的同義詞,是奮斗文化與資本主義的合謀。若想反抗這種有毒的社會文化,“我們必須去除對休息的污名化,并意識到休息是天賦人權(quán),另一方面,也要呼吁集體休息,而非少數(shù)個體的自我照顧,以打破整個社會以休息為恥的迷思?!?/span>
然而,要實現(xiàn)對休息的去污名化談何容易。在一個高度競爭的發(fā)條社會中,休息如此被需要,卻又如此望塵莫及,想要休息的人承受著被機器拋棄和碾碎的危險。
活在競爭與成就的神話中
著名社會批判理論家哈特穆特·羅薩(Hartmut Rosa)對于社會加速的分析,或許能給我們提供一些思路。在《新異化的誕生:社會加速批判理論大綱》中,羅薩指出,如今我們處在科技變遷、社會變遷與生活步調(diào)的三重加速中,“時空體制”發(fā)生了轉(zhuǎn)向,時間越來越被壓縮了。但一定時間單位中的事件量卻增加了,現(xiàn)代的社會行動者越來越感覺到自己的時間流逝殆盡,他們極度缺乏時間,于是只能在“更少的時間內(nèi)做更多的事”,努力跟上社會生活的步伐。
“當下時態(tài)的萎縮”作為一種感受,對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我們在視頻倍速播放中忘卻了原有的節(jié)奏,幾分鐘看完一部電影來了解故事梗概,在二手文獻中獲得知識。我們早已學會多任務并行,“Gap day”因而成為了彌足珍貴的饋贈。
細究社會加速背后的邏輯,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競爭”這一分配原則的存在。羅薩認為,“由于在競爭當中的判決與區(qū)分原則是成就,因此,時間與加速邏輯,就直接處于現(xiàn)代性分配模式的核心當中?!睘榱瞬槐或?qū)逐,競爭中的人們不敢停下喘氣,只能躋身其中,拼命在生活中塞滿一個又一個的“待辦事項”,而這甚至被偽裝成了個體對美好生活的自主追求。
在競爭與成就的神話之下,現(xiàn)代社會制造了無數(shù)“罪責主體”。在夜深人靜一天結(jié)束之時,人們常會覺得自己有罪,因為我們終究未能完成“To do list”上的每一個任務,此時,我們將罪責無限度地歸咎于自身,并以此鞭策自己。
在韓裔德國思想家韓炳哲看來,這正是一種來自新自由主義功績社會的自我剝削,“績效強迫癥促使人們不斷地提升效能。因此永遠無法達到獲得獎賞的休止點。他永遠生活在負罪感和匱乏感之中?!痹谶@個意義上,人們成為自身的雇主,失敗的人要自己承擔失敗的責任,并以此為恥,而不是去質(zhì)疑社會或者體制。
這并非毫無代價,人們越發(fā)察覺,忙碌與虛無總是相伴而行。羅薩提醒我們警惕“自我異化也許會成為不斷逼近我們的危險”,這種危險體現(xiàn)為冷淡、漠然、憎惡。何況,忙碌并不永遠奏效,有人極度努力但依舊失業(yè),有人四處奔波最終失去健康。
不斷加速、失去休息是一種社會性的危機,只從個體層面呼吁減速與休息是太過簡單且危險的做法。這意味著將來自結(jié)構(gòu)的壓力粗暴地扣在個體身上,而免去了制度與文化等更大范圍的責任,也遮蔽了造成這一危機的復雜成因。正如羅薩所言,“加速社會中的文化再生產(chǎn)的前提是,大范圍的彈性化只有在穩(wěn)定與不變的文化方針和制度的基礎上才有可能?!?/span>
參考資料:
- 《新異化的誕生》. 哈特穆特·羅薩.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 《倦怠社會》. 韓炳哲.中信出版社.2019.
- 《資本邏輯下的休閑困境研究》.周海榮.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
- 躺平:代際沖突下的“后浪”文化. 許紀霖.探索與爭鳴,2021。
- 《Rest Is Resistance: A Manifesto》Tricia Hersey,Brown Spark,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