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藝術,讓思想有形:第七屆畫廊周北京觀展指南

藝術作品作為可見之“物”,傳遞的往往是無形的精神,這一過程是如何發(fā)生的?藝術如何闡述當下的種種現(xiàn)實危機?

展覽|Pacowhy's Graphic Novel 即將開幕

共同藝術中心誠邀您于2023年5月13日下午4點出席「Pacowhy的圖像小說」——pacowhy個展開幕式。

意歷史學家稱,找到了《蒙娜麗莎》畫像真正的背景所在地|文化周報

此前藝術界普遍認為畫中的橋是意大利托斯卡納大區(qū)拉泰里納(Laterina)鎮(zhèn)附近的Buriano橋,但意大利歷史學家席爾瓦諾·文塞蒂認為并非如此。

AI終結藝術

藝術終結的論調在歷史上并不鮮見。但需要明確的是,所謂“終結”并非指向藝術本身,更多是關于一套藝術敘事方式因不合時宜而被淘汰。

特別策劃|熱愛——一段找尋自己的香港藝術之旅

TOPHER攜手眾多女性藝術藏家,一起踏上了2023香港Art Basel的藝術之旅。

UCCA創(chuàng)始人米莉恩·尤倫斯被繼子射殺,終年70歲

比利時媒體La Libre報道稱兇手是米莉恩的繼子尼古拉斯·尤倫斯,兩人因遺產問題已經(jīng)公開不和數(shù)年。

“離黑人越遠越好”:呆伯特作者因種族主義言論被抵制|文化周報

包括包括《今日美國》《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在內的數(shù)百家報紙陸續(xù)宣布不再刊登呆伯特漫畫,亞當斯的后續(xù)出版計劃也已經(jīng)被出版社取消。

藝術展覽迎來復蘇?與五位藝術從業(yè)者深度對話 | 春天經(jīng)濟日記

站在“后疫情”的節(jié)點上,國內畫廊和藝術機構的恢復情況如何?又有哪些問題在震蕩之后仍待解決?從本土與國際畫廊、民營美術館、藝術推廣平臺、獨立藝術空間多個維度出發(fā),界面文化采訪了五位資深藝術從業(yè)者。

沉默——至少跟說話和寫作一樣——也是一種回答 | 一周新書推薦

馬洛伊·山多爾、韓國女性詩人、臺灣食物、北京公園、朝鮮王朝政治、非洲民族志、汪民安、自然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