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在壓力下,四維圖新如何謀增長?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在壓力下,四維圖新如何謀增長?

發(fā)布輕量化地圖產品,只是四維圖新證明自己的第一步。

文|連線出行 馨迪

編輯|周雄飛

在如今日漸清晰的“去地圖化”智能駕駛路線下,四維圖新CEO程鵬或許是行業(yè)內“最焦慮的人”之一。

近日,在四維圖新舉辦的新用戶大會上,程鵬喊出了“我不太理解要喊‘無圖’的目的是什么?”,直面去地圖化的行業(yè)爭議。

在用戶大會上,程鵬認為行業(yè)“去圖化”的背后,是部分汽車廠商無地圖資質、無知識產權和無安全敬畏。

按照四維圖新的說法,經過多次調查,他們發(fā)現:諸如Waymo等頭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依舊采用“重地圖”的解決方案;寶馬等傳統(tǒng)車企也同樣在背后采取“重地圖”的方案;部分號稱“無圖”方案的車企,在遮住傳感器后,實際上還偷偷“用圖”。

這份揭開行業(yè)內幕的言論,再次將自動駕駛能否擺脫高精地圖的問題推至風口浪尖。

實際上,行業(yè)內認為高精地圖存在劣勢的討論由來已久。早在今年3月,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董事長余承東就曾喊出:“高精地圖的更新太慢了,且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獲取的速度也太慢,我們連上海市的一條小路都要折騰很久。”

自此之后,去地圖化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內主流車企的關鍵詞。在華為、理想、小鵬、智己等品牌的城市NOA加速落地的過程中,正逐漸加深“重感知、輕地圖”路線的同時,也弱化了對于高精地圖的使用。

頭部車企的選擇成為了行業(yè)風向快速轉變的訊號。壓力之下,四維圖新需要思考,如何在日漸縮小的市場下,尋求增長之道。

1、有壓力也要突圍,四維圖新還在推新品

四維圖新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

依靠圖商提前采集和制作的高精地圖,是過去幾年國內新能源車企實現高階智能輔助駕駛時的主流方案。正因如此,高精度地圖也被視作實現高級別輔助駕駛的一項重要資源。

但是,隨著高精地圖被更多車企使用后,也有一些業(yè)內人士看到了高精地圖的一些缺點,比如采集難度大、更新頻率低、維護成本高等問題。有行業(yè)人士向連線出行透露,高精地圖每公里的采集成本高達上千元,是普通導航地圖的幾十倍。

更有觀點認為,高精地圖是過去高級輔助駕駛,難以從高速路快速拓展至城市道路的主要原因之一。

行業(yè)對高精地圖的認知轉折,源自特斯拉。2021年,特斯拉提出基于視覺系統(tǒng)的3D感知自動駕駛系統(tǒng)(BEV+Transformer),以“重感知、輕地圖”的技術路徑取代原本的高精地圖方案。

在特斯拉看來,基于這套算法模型下,理論上不再需要高精地圖,而是僅僅依靠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就可以實時獲取足夠的道路信息。

因此,在特斯拉嘗試這一方案奏效之后,今年以來,隨著城市NOA落地趨勢的火熱起來,越來越多的車企在成本壓力下,開始公開強調將擺脫對高精地圖的依賴,走上去地圖化的路線。

除了車企去地圖化的挑戰(zhàn)之外,同為高精地圖提供商的百度、高德等玩家,也成為了四維圖新的壓力所在。

根據過去四維圖新的財務表現,電子導航地圖銷售業(yè)務一直是四維圖新的重要現金流來源。據鈦媒體報道,四維圖新的電子導航地圖銷售業(yè)務一度占有國內車載導航市場的份額超過60%。但隨著市場競爭的逐漸激烈,在百度、高德和凱立德地圖等眾多玩家強勢圍攻之下,四維圖新的市占率開始被步步蠶食。

據界面新聞報道,在2015年至2017年的財報中,四維圖新均提到,免費手機導航帶來沖擊,對公司導航電子地圖業(yè)務形成威脅。

而根據尚普咨詢發(fā)布的2023年報告顯示,中國車載導航市場前五名廠商分別是高德、百度、科大訊飛、四維圖新和華測導航,市場變得高度分散,四維圖新的市占率僅為5.2%左右。

對此,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分析稱,雖然百度、高德也同為高精地圖提供商,但是前者不僅依靠地圖這一單一的業(yè)務單元,有更豐富的智能座艙、車路云等全業(yè)務場景,也有著更加充沛的客戶資源和現金流。

面對產業(yè)發(fā)生的深刻變化,近幾年,四維圖新也一直在想辦法解決困局。在本次的用戶大會上,四維圖新提出的壓力下解題思路是:輕量化地圖產品HDLite。

對于車企如今熱衷的去地圖化趨勢,程鵬有著不同的觀點。他表示,無圖方案將難以保證道路信息采集合法合規(guī),而且還有量產成本難以攤薄以及用戶體驗難以提升的問題。在他看來,有圖和無圖的路線之爭,實質上是缺少足夠打動新能源車企的“輕地圖”解決方案。

對此,四維圖新推出的智能駕駛輕量化地圖產品HD Lite,將城市道路上采集的要素減少至30余個,相對精度降低到1米,并可以大幅提升覆蓋廣度和數據鮮度,降低單位數據成本。

據悉,HD Lite的目標是將城市NOA的地圖解決方案采購成本降到HD Pro地圖的1/2。同時,借助OneMap平臺和工具鏈,實現從導航到不同等級的自駕應用的端到端數據產品布局。

在業(yè)內看來,四維圖新是想依靠這一被稱為“極致性價比”的方案,先吸引部分車企搭載使用,通過大量車輛采集信息以做到產品更新鮮度達到日級,以便解決此前高精地圖的諸多問題,以便讓更多車企再次青睞高精地圖。

但對于程鵬和四維圖新來說,他們想實現的不止這些。

2、轉向新型Tier 1,四維圖新能搶到蛋糕嗎?

“我們現在給自己的定位叫新型Tier 1。”程鵬如是說。

和外界一直將四維圖新視為地圖供應商不同,在自己人程鵬的眼中,四維圖新一直將自己的目標定位為“極致性價比的解決方案提供商”。

這與四維圖新的業(yè)務積累有關。程鵬表示,四維圖新自有的海量GIS數據、傳統(tǒng)地圖與高精度地圖數據及自動駕駛數據底座,同時具有圖商、智能駕駛軟件開發(fā)、座艙與芯片硬件制造商的多重身份,并擁有訓練行業(yè)大模型所需的最大數據池,是當仁不讓的自動駕駛新型Tier1。

為此,四維圖新除了發(fā)布上文提到的輕地圖產品之外,還發(fā)布了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同在近日的用戶大會上,四維圖新發(fā)布了高階智駕方案NOP Lite,根據官方數據,NOP Lite采用了國產芯片公司地平線的征程3新品,基于5TOPS算力搭載了5個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能夠實現行泊一體以及輕量版NOP(領航輔助駕駛)功能。

NOP Lite方案示意圖

這一智駕方案,按照官方介紹,是基于AUTOSAR架構進行模塊化開發(fā),是一套硬件、底軟、功能安全、規(guī)控算法等全棧自研的智能駕駛L2產品、可實現輕量化NOP功能的智能駕駛L2+產品,以及基于SOA分布式軟件架構的艙行泊一體解決方案等。

四維圖新稱,其核心優(yōu)勢為基于對地圖數據理解的地圖數據基因、車規(guī)級安全等級、嚴格的成本管控和面向量產的軟硬件解決方案。

除了智駕業(yè)務之外,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四維圖新還擁有智云、智艙和智芯的業(yè)務體系,兼具智能汽車和云服務兩大科技領域的跨界融合發(fā)展能力。

具體來看,智云業(yè)務是其原有的地圖產品、導航等產品的集合;智艙業(yè)務則是包括儀表、影音等在內的智能座艙軟硬件產品;智芯業(yè)務方面,四維圖新依托子公司研發(fā)了國內首款自研車規(guī)級座艙SoC芯則,包括車內應用處理器、車規(guī)級微控制器等。

四維圖新會有這些業(yè)務能力,也因為其很早就對這些領域進行布局。

2015年,四維圖新組建自動駕駛研發(fā)部,2017年又以38億元收購了芯片設計子公司杰發(fā)科技,一舉進入了車規(guī)級芯片產業(yè)。伴隨著汽車智能化成為行業(yè)發(fā)展的主流趨勢,四維圖新也逐漸將研發(fā)重點和投入放至與地圖相關的算法、芯片等方面,力圖形成自己的數據閉環(huán)和產品方案。

這種近乎全棧自研的模式也讓四維圖新的研發(fā)費用驟增。財報顯示,2017年四維圖新的研發(fā)費用還只有8.73億元。到了2022年,這一數字已經達到16.52億元。僅僅五年時間,四維圖新的研發(fā)費用就接近翻倍。

如此巨額的研發(fā)費用支出之下,四維圖新智駕業(yè)務投入與產出卻不成正比。

自2021年起,四維圖新公告了多項新業(yè)務帶來的訂單,包括為凱翼汽車提供整套自動駕駛服務、為戴姆勒在中國搭建自動駕駛平臺、與沃爾沃簽署車聯網和高精地圖采購框架協議、為福特中國提供LBS數據合規(guī)解決方案、與霍尼韋爾在自動駕駛領域展開合作等。

但是,以合規(guī)數據平臺和高精地圖數據為主的智云業(yè)務仍是四維圖新的主要收入來源,遠高于智駕業(yè)務。據2023年半年報顯示,智云業(yè)務占當期營收中的比重為58.49%,營收約為8.8億元;報告期內智駕業(yè)務在當期業(yè)務中的占比,則是由去年上半年的僅占0.02%增至9.59%,營收約為1.4億元。

轉型期暴增的研發(fā)費用已經對四維圖新的財務狀況產生了沖擊。2020年,四維圖新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金額為3億元人民幣。2022年,虧損進一步擴大到3.3億元。2023年上半年,四維圖新已經虧損2.9億元,逼近去年全年。

在解釋虧損原因時,四維圖新也坦言首要的原因就是研發(fā)。四維圖新稱,為把握ADAS定點和量產的歷史機遇期,進行持續(xù)研發(fā)投入,智駕及芯片方向研發(fā)投入較上年增長約1.5億元。

張翔對連線出行表示,不可否認四維圖新正在補齊智駕這一業(yè)務,僅就目前的投入來看,與行業(yè)頭部的華為等企業(yè)遠不是一個量級,產品的認可度也相對較低。因此,四維圖新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3、四維圖新需要重新證明自己

如上文所述,伴隨著不斷走高的研發(fā)收入和并不盡如人意的市場表現,四維圖新也在經濟下行、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等諸多因素沖擊下,持續(xù)虧損。而這背后,還源于其盈利能力不太足。

要看一家企業(yè)的盈利的能力,就需要從毛利率入手。可以看到今年四維圖新的這一指標表現并不好。今年上半年,其毛利率為45.62%。在此之前,2018年-2022年間,公司毛利率逐年下滑,公司毛利率分別為70.65%、68.67%、65.54%、59.89%和49.15%。

接連的凈利潤表現不樂觀,也在降低著資本市場的預期。自今年4月以來,其股價一直處于波動下行過程中,股價一度低至9.82元。另據連線出行查閱相關信息顯示,截至10月20日,四維圖新股價報收9.73元/股,相比高點21.32元/股已跌去一半,總市值為231.36億元。

或受收益預期不佳的影響,四維圖新原第一大股東中國四維也在不斷減持。今年7月,中國四維正式敲定向亦莊國投旗下的屹唐新程轉讓其持有的6.22%的四維圖新股份,四維圖新的第一大股東隨之轉移變?yōu)橐偬菩鲁獭?/p>

在如今的境遇下,四維圖新需要盡快想辦法證明自己。

今年8月21日,四維圖新發(fā)布公告表示,原定于今年6月可使用的募投項目中“自動駕駛專屬云平臺項目”整體進度受經濟環(huán)境變化影響略有放緩,預計延后到明年12月達到可使用狀態(tài)。

在次日的公告中,四維圖新稱之所以延期,是為了提升公司在自動駕駛仿真測試能力等方面的技術優(yōu)勢,優(yōu)化及整合公司內部數據資源和行業(yè)經驗,更好地適應客戶商業(yè)化量產需求和公司汽車智能化戰(zhàn)略發(fā)展需要,提升應用場景的性能,保證募投項目的建設成果更好地貼合市場和客戶需求、適應公司中長期發(fā)展需要。

在年初的股東大會上,其財務總監(jiān)也曾透露公司項目進展放緩。“未來2-3年,除了芯片板塊之外,公司會對研發(fā)投入規(guī)模有所控制。從產品上講,公司不會再做很大的擴張?!?/p>

基于這些信息,在業(yè)內看來或許是四維圖新想要通過放緩智駕等業(yè)務的發(fā)展,一方面來緩解財務方面的壓力,換句話說進一步緩解虧損,進而早日實現盈利。

另一方面,也想通過整合自身的資源及能力,以及維護好現有客戶,來讓自身的技術實力進一步得到提升,以便在行業(yè)內占據更多的優(yōu)勢。

另外,四維圖新也在想辦法來提升毛利率表現,以便增加自身盈利的能力。

要提升毛利率,目前無論是車企,還是上下游供應鏈企業(yè),基本都從降本增效來入手。四維圖新也走上了同樣的道路。

首先在降本方面,包括前文所述的放緩研發(fā)進度,四維圖新也在降低其他方面的成本支出。比如在今年上半年,其管理費用方面的支出費用為1.8億元,同比減少13.5%,運營成本、項目成本等外部支出的占比也明顯減少。

而在提效上,四維圖新也看中了大模型的能力。在用戶大會上,四維圖新旗下生態(tài)企業(yè)普強信息的“深思”智艙大模型正式發(fā)布。通過這一大模型的布局,四維圖新認為可以基于自身積累的海量基礎數據,幫助其快速進化,以便為客戶定制不同的智艙能力變得更有效率。

在用戶大會上發(fā)布的輕量化地圖和智駕等一系列產品,也是四維圖新為降本增效下的一步大棋。通過更具性價比的產品,提高行業(yè)滲透率,再反過來降低產品的成本,最終實現毛利率的提升和改善整體利潤。

如今,推出輕量化地圖和智駕等產品,或許僅是四維圖新邁出的第一步。四維圖新早已不再是原本單一的圖商,而是正走向成為新型Tier 1的道路上,它需要加快腳步,向資本市場證明自己的價值,同時也讓自己在智能汽車下半場中搶到更多蛋糕。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于四維圖新官方微信公眾號。)

來源:連線出行

原標題:在壓力下,四維圖新如何謀增長?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四維圖新

360
  • 四維圖新:公司智能駕駛產品總出貨量目前超過100萬臺
  • 四維圖新持股公司在廣東成立軟件科技公司,含多項AI業(yè)務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在壓力下,四維圖新如何謀增長?

發(fā)布輕量化地圖產品,只是四維圖新證明自己的第一步。

文|連線出行 馨迪

編輯|周雄飛

在如今日漸清晰的“去地圖化”智能駕駛路線下,四維圖新CEO程鵬或許是行業(yè)內“最焦慮的人”之一。

近日,在四維圖新舉辦的新用戶大會上,程鵬喊出了“我不太理解要喊‘無圖’的目的是什么?”,直面去地圖化的行業(yè)爭議。

在用戶大會上,程鵬認為行業(yè)“去圖化”的背后,是部分汽車廠商無地圖資質、無知識產權和無安全敬畏。

按照四維圖新的說法,經過多次調查,他們發(fā)現:諸如Waymo等頭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依舊采用“重地圖”的解決方案;寶馬等傳統(tǒng)車企也同樣在背后采取“重地圖”的方案;部分號稱“無圖”方案的車企,在遮住傳感器后,實際上還偷偷“用圖”。

這份揭開行業(yè)內幕的言論,再次將自動駕駛能否擺脫高精地圖的問題推至風口浪尖。

實際上,行業(yè)內認為高精地圖存在劣勢的討論由來已久。早在今年3月,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董事長余承東就曾喊出:“高精地圖的更新太慢了,且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獲取的速度也太慢,我們連上海市的一條小路都要折騰很久?!?/p>

自此之后,去地圖化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內主流車企的關鍵詞。在華為、理想、小鵬、智己等品牌的城市NOA加速落地的過程中,正逐漸加深“重感知、輕地圖”路線的同時,也弱化了對于高精地圖的使用。

頭部車企的選擇成為了行業(yè)風向快速轉變的訊號。壓力之下,四維圖新需要思考,如何在日漸縮小的市場下,尋求增長之道。

1、有壓力也要突圍,四維圖新還在推新品

四維圖新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

依靠圖商提前采集和制作的高精地圖,是過去幾年國內新能源車企實現高階智能輔助駕駛時的主流方案。正因如此,高精度地圖也被視作實現高級別輔助駕駛的一項重要資源。

但是,隨著高精地圖被更多車企使用后,也有一些業(yè)內人士看到了高精地圖的一些缺點,比如采集難度大、更新頻率低、維護成本高等問題。有行業(yè)人士向連線出行透露,高精地圖每公里的采集成本高達上千元,是普通導航地圖的幾十倍。

更有觀點認為,高精地圖是過去高級輔助駕駛,難以從高速路快速拓展至城市道路的主要原因之一。

行業(yè)對高精地圖的認知轉折,源自特斯拉。2021年,特斯拉提出基于視覺系統(tǒng)的3D感知自動駕駛系統(tǒng)(BEV+Transformer),以“重感知、輕地圖”的技術路徑取代原本的高精地圖方案。

在特斯拉看來,基于這套算法模型下,理論上不再需要高精地圖,而是僅僅依靠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就可以實時獲取足夠的道路信息。

因此,在特斯拉嘗試這一方案奏效之后,今年以來,隨著城市NOA落地趨勢的火熱起來,越來越多的車企在成本壓力下,開始公開強調將擺脫對高精地圖的依賴,走上去地圖化的路線。

除了車企去地圖化的挑戰(zhàn)之外,同為高精地圖提供商的百度、高德等玩家,也成為了四維圖新的壓力所在。

根據過去四維圖新的財務表現,電子導航地圖銷售業(yè)務一直是四維圖新的重要現金流來源。據鈦媒體報道,四維圖新的電子導航地圖銷售業(yè)務一度占有國內車載導航市場的份額超過60%。但隨著市場競爭的逐漸激烈,在百度、高德和凱立德地圖等眾多玩家強勢圍攻之下,四維圖新的市占率開始被步步蠶食。

據界面新聞報道,在2015年至2017年的財報中,四維圖新均提到,免費手機導航帶來沖擊,對公司導航電子地圖業(yè)務形成威脅。

而根據尚普咨詢發(fā)布的2023年報告顯示,中國車載導航市場前五名廠商分別是高德、百度、科大訊飛、四維圖新和華測導航,市場變得高度分散,四維圖新的市占率僅為5.2%左右。

對此,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分析稱,雖然百度、高德也同為高精地圖提供商,但是前者不僅依靠地圖這一單一的業(yè)務單元,有更豐富的智能座艙、車路云等全業(yè)務場景,也有著更加充沛的客戶資源和現金流。

面對產業(yè)發(fā)生的深刻變化,近幾年,四維圖新也一直在想辦法解決困局。在本次的用戶大會上,四維圖新提出的壓力下解題思路是:輕量化地圖產品HDLite。

對于車企如今熱衷的去地圖化趨勢,程鵬有著不同的觀點。他表示,無圖方案將難以保證道路信息采集合法合規(guī),而且還有量產成本難以攤薄以及用戶體驗難以提升的問題。在他看來,有圖和無圖的路線之爭,實質上是缺少足夠打動新能源車企的“輕地圖”解決方案。

對此,四維圖新推出的智能駕駛輕量化地圖產品HD Lite,將城市道路上采集的要素減少至30余個,相對精度降低到1米,并可以大幅提升覆蓋廣度和數據鮮度,降低單位數據成本。

據悉,HD Lite的目標是將城市NOA的地圖解決方案采購成本降到HD Pro地圖的1/2。同時,借助OneMap平臺和工具鏈,實現從導航到不同等級的自駕應用的端到端數據產品布局。

在業(yè)內看來,四維圖新是想依靠這一被稱為“極致性價比”的方案,先吸引部分車企搭載使用,通過大量車輛采集信息以做到產品更新鮮度達到日級,以便解決此前高精地圖的諸多問題,以便讓更多車企再次青睞高精地圖。

但對于程鵬和四維圖新來說,他們想實現的不止這些。

2、轉向新型Tier 1,四維圖新能搶到蛋糕嗎?

“我們現在給自己的定位叫新型Tier 1?!?span>程鵬如是說。

和外界一直將四維圖新視為地圖供應商不同,在自己人程鵬的眼中,四維圖新一直將自己的目標定位為“極致性價比的解決方案提供商”。

這與四維圖新的業(yè)務積累有關。程鵬表示,四維圖新自有的海量GIS數據、傳統(tǒng)地圖與高精度地圖數據及自動駕駛數據底座,同時具有圖商、智能駕駛軟件開發(fā)、座艙與芯片硬件制造商的多重身份,并擁有訓練行業(yè)大模型所需的最大數據池,是當仁不讓的自動駕駛新型Tier1。

為此,四維圖新除了發(fā)布上文提到的輕地圖產品之外,還發(fā)布了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同在近日的用戶大會上,四維圖新發(fā)布了高階智駕方案NOP Lite,根據官方數據,NOP Lite采用了國產芯片公司地平線的征程3新品,基于5TOPS算力搭載了5個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能夠實現行泊一體以及輕量版NOP(領航輔助駕駛)功能。

NOP Lite方案示意圖

這一智駕方案,按照官方介紹,是基于AUTOSAR架構進行模塊化開發(fā),是一套硬件、底軟、功能安全、規(guī)控算法等全棧自研的智能駕駛L2產品、可實現輕量化NOP功能的智能駕駛L2+產品,以及基于SOA分布式軟件架構的艙行泊一體解決方案等。

四維圖新稱,其核心優(yōu)勢為基于對地圖數據理解的地圖數據基因、車規(guī)級安全等級、嚴格的成本管控和面向量產的軟硬件解決方案。

除了智駕業(yè)務之外,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四維圖新還擁有智云、智艙和智芯的業(yè)務體系,兼具智能汽車和云服務兩大科技領域的跨界融合發(fā)展能力。

具體來看,智云業(yè)務是其原有的地圖產品、導航等產品的集合;智艙業(yè)務則是包括儀表、影音等在內的智能座艙軟硬件產品;智芯業(yè)務方面,四維圖新依托子公司研發(fā)了國內首款自研車規(guī)級座艙SoC芯則,包括車內應用處理器、車規(guī)級微控制器等。

四維圖新會有這些業(yè)務能力,也因為其很早就對這些領域進行布局。

2015年,四維圖新組建自動駕駛研發(fā)部,2017年又以38億元收購了芯片設計子公司杰發(fā)科技,一舉進入了車規(guī)級芯片產業(yè)。伴隨著汽車智能化成為行業(yè)發(fā)展的主流趨勢,四維圖新也逐漸將研發(fā)重點和投入放至與地圖相關的算法、芯片等方面,力圖形成自己的數據閉環(huán)和產品方案。

這種近乎全棧自研的模式也讓四維圖新的研發(fā)費用驟增。財報顯示,2017年四維圖新的研發(fā)費用還只有8.73億元。到了2022年,這一數字已經達到16.52億元。僅僅五年時間,四維圖新的研發(fā)費用就接近翻倍。

如此巨額的研發(fā)費用支出之下,四維圖新智駕業(yè)務投入與產出卻不成正比。

自2021年起,四維圖新公告了多項新業(yè)務帶來的訂單,包括為凱翼汽車提供整套自動駕駛服務、為戴姆勒在中國搭建自動駕駛平臺、與沃爾沃簽署車聯網和高精地圖采購框架協議、為福特中國提供LBS數據合規(guī)解決方案、與霍尼韋爾在自動駕駛領域展開合作等。

但是,以合規(guī)數據平臺和高精地圖數據為主的智云業(yè)務仍是四維圖新的主要收入來源,遠高于智駕業(yè)務。據2023年半年報顯示,智云業(yè)務占當期營收中的比重為58.49%,營收約為8.8億元;報告期內智駕業(yè)務在當期業(yè)務中的占比,則是由去年上半年的僅占0.02%增至9.59%,營收約為1.4億元。

轉型期暴增的研發(fā)費用已經對四維圖新的財務狀況產生了沖擊。2020年,四維圖新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金額為3億元人民幣。2022年,虧損進一步擴大到3.3億元。2023年上半年,四維圖新已經虧損2.9億元,逼近去年全年。

在解釋虧損原因時,四維圖新也坦言首要的原因就是研發(fā)。四維圖新稱,為把握ADAS定點和量產的歷史機遇期,進行持續(xù)研發(fā)投入,智駕及芯片方向研發(fā)投入較上年增長約1.5億元。

張翔對連線出行表示,不可否認四維圖新正在補齊智駕這一業(yè)務,僅就目前的投入來看,與行業(yè)頭部的華為等企業(yè)遠不是一個量級,產品的認可度也相對較低。因此,四維圖新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3、四維圖新需要重新證明自己

如上文所述,伴隨著不斷走高的研發(fā)收入和并不盡如人意的市場表現,四維圖新也在經濟下行、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等諸多因素沖擊下,持續(xù)虧損。而這背后,還源于其盈利能力不太足。

要看一家企業(yè)的盈利的能力,就需要從毛利率入手??梢钥吹浇衲晁木S圖新的這一指標表現并不好。今年上半年,其毛利率為45.62%。在此之前,2018年-2022年間,公司毛利率逐年下滑,公司毛利率分別為70.65%、68.67%、65.54%、59.89%和49.15%。

接連的凈利潤表現不樂觀,也在降低著資本市場的預期。自今年4月以來,其股價一直處于波動下行過程中,股價一度低至9.82元。另據連線出行查閱相關信息顯示,截至10月20日,四維圖新股價報收9.73元/股,相比高點21.32元/股已跌去一半,總市值為231.36億元。

或受收益預期不佳的影響,四維圖新原第一大股東中國四維也在不斷減持。今年7月,中國四維正式敲定向亦莊國投旗下的屹唐新程轉讓其持有的6.22%的四維圖新股份,四維圖新的第一大股東隨之轉移變?yōu)橐偬菩鲁獭?/p>

在如今的境遇下,四維圖新需要盡快想辦法證明自己。

今年8月21日,四維圖新發(fā)布公告表示,原定于今年6月可使用的募投項目中“自動駕駛專屬云平臺項目”整體進度受經濟環(huán)境變化影響略有放緩,預計延后到明年12月達到可使用狀態(tài)。

在次日的公告中,四維圖新稱之所以延期,是為了提升公司在自動駕駛仿真測試能力等方面的技術優(yōu)勢,優(yōu)化及整合公司內部數據資源和行業(yè)經驗,更好地適應客戶商業(yè)化量產需求和公司汽車智能化戰(zhàn)略發(fā)展需要,提升應用場景的性能,保證募投項目的建設成果更好地貼合市場和客戶需求、適應公司中長期發(fā)展需要。

在年初的股東大會上,其財務總監(jiān)也曾透露公司項目進展放緩?!拔磥?-3年,除了芯片板塊之外,公司會對研發(fā)投入規(guī)模有所控制。從產品上講,公司不會再做很大的擴張。”

基于這些信息,在業(yè)內看來或許是四維圖新想要通過放緩智駕等業(yè)務的發(fā)展,一方面來緩解財務方面的壓力,換句話說進一步緩解虧損,進而早日實現盈利。

另一方面,也想通過整合自身的資源及能力,以及維護好現有客戶,來讓自身的技術實力進一步得到提升,以便在行業(yè)內占據更多的優(yōu)勢。

另外,四維圖新也在想辦法來提升毛利率表現,以便增加自身盈利的能力。

要提升毛利率,目前無論是車企,還是上下游供應鏈企業(yè),基本都從降本增效來入手。四維圖新也走上了同樣的道路。

首先在降本方面,包括前文所述的放緩研發(fā)進度,四維圖新也在降低其他方面的成本支出。比如在今年上半年,其管理費用方面的支出費用為1.8億元,同比減少13.5%,運營成本、項目成本等外部支出的占比也明顯減少。

而在提效上,四維圖新也看中了大模型的能力。在用戶大會上,四維圖新旗下生態(tài)企業(yè)普強信息的“深思”智艙大模型正式發(fā)布。通過這一大模型的布局,四維圖新認為可以基于自身積累的海量基礎數據,幫助其快速進化,以便為客戶定制不同的智艙能力變得更有效率。

在用戶大會上發(fā)布的輕量化地圖和智駕等一系列產品,也是四維圖新為降本增效下的一步大棋。通過更具性價比的產品,提高行業(yè)滲透率,再反過來降低產品的成本,最終實現毛利率的提升和改善整體利潤。

如今,推出輕量化地圖和智駕等產品,或許僅是四維圖新邁出的第一步。四維圖新早已不再是原本單一的圖商,而是正走向成為新型Tier 1的道路上,它需要加快腳步,向資本市場證明自己的價值,同時也讓自己在智能汽車下半場中搶到更多蛋糕。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于四維圖新官方微信公眾號。)

來源:連線出行

原標題:在壓力下,四維圖新如何謀增長?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