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兩年內首次,碳酸鋰現(xiàn)貨報價跌破15萬元關口 | 鋰價動態(tài)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兩年內首次,碳酸鋰現(xiàn)貨報價跌破15萬元關口 | 鋰價動態(tài)

除供求關系外,定價模式的變化也促使碳酸鋰價格下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界面新聞記者 | 王勇

盡管電動汽車市場仍在增長,但增速放緩,加之儲能市場需求增長乏力,導致碳酸鋰需求受限,價格持續(xù)走低。

上海鋼聯(lián)數據顯示,11月20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下跌1500元/噸,跌至14.9萬元/噸,正式跌破15萬元關口。

其他平臺的電池級碳酸鋰報價更先一步跌破15萬元。上海有色網(SMM)上周五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報價為14.7萬元/噸。這是兩年內碳酸鋰現(xiàn)貨報價首次跌破15萬元。

11月20日,SMM平臺電池級碳酸鋰繼續(xù)下跌,均價報14.65萬元/噸,創(chuàng)下兩年新低,連跌22日,近5日累計跌5540元,近30日累計跌2.25萬元。

作為廣期所碳酸鋰期貨的結算標的,11月20日,上海有色網的碳酸鋰價格指數下跌1261元,跌至14.64萬元/噸。

碳酸鋰期貨也連日下跌,截至11月20日收盤,主力合約2401下跌1.15%,報收13.72萬元/噸,較一個月前下跌了約10%。今年9月底,碳酸鋰期貨價格曾跌破跌破15萬元,但現(xiàn)貨一直維持此水平之上。

碳酸鋰為主要鋰鹽產品之一,上游原材料為鋰礦。電池級碳酸鋰是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主要用于磷酸鐵鋰、鈷酸鋰以及部分三元鋰類的正極材料。

當前,碳酸鋰供大于需的形勢逐漸清晰。上海鋼聯(lián)新能源事業(yè)部鋰業(yè)分析師李攀對界面新聞稱,11月國內碳酸鋰總供給量5.38萬噸,總需求量5.1萬噸,過剩量約0.28萬噸。

除供求關系外,定價模式的變化也促使碳酸鋰成本出現(xiàn)下降,從而促進價格下跌。

“部分鋰鹽冶煉廠與礦山的結算模式由M/M-1/Q-1切換為M+1模式。M+1模式為碳酸鋰價格下行打開空間。”李攀表示。

Q代表季度,-1代表以上個季度碳酸鋰電池的價格加權進行結算;M代表月份,+1一般表示采用到港月的月均碳酸鋰價格計算。

上海證券研究報告指出,澳洲頭部礦山目前四季度依舊采用Q-1定價模式,短期頭部礦山定價權仍然強勢,然而部分澳洲及巴西、尼日利亞的礦山定價機制有所調整,從原來的Q-1模式改為M+1模式。

該機構指出,臨單價格大幅低于部分長單,后面隨著M+1結算模式的進一步擴散,未來鋰礦整體呈持續(xù)下探趨勢,碳酸鋰成本將逐漸下移。

“上游成本下行將導致鋰鹽價格進一步下行?!崩钆时硎?,鋰礦定價也會跟著鋰鹽價格走;下游正極材料定價方式為金屬鹽價格*系數+加工費,碳酸鋰價格下跌了,材料價格也會下跌。

李攀預計,11月下半月,隨著進口鋰鹽鋰礦的逐漸到港,供給大于需求,價格支撐將進一步減弱。

供應方面,愛建證券表示,目前鋰鹽廠碳酸鋰生產穩(wěn)定,但由于前期價格相對高位,許多企業(yè)積累了大量碳酸鋰庫存,為了降低成本和回籠資金,企業(yè)逐步出清庫存,導致供應量出現(xiàn)增加。

該機構指出,當前下游部分正極材料企業(yè)以壓縮碳酸鋰原料庫存的降本增效策略為主。盡管電動汽車市場仍在增長,但增速放緩,加之儲能市場需求增長乏力,導致碳酸鋰的需求不及預期,進一步壓低了價格。

中汽協(xié)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35.2萬輛和728萬輛,分別同比增長33.9%和37.8%。去年同期增速則分別達1.11倍和1.05倍。

受鋰價下跌和下游需求不樂觀影響,磷酸鐵鋰、三元材料和前驅體等價格也在下滑。

上海鋼聯(lián)數據顯示,11月20日,磷酸鐵鋰、523三元材料均價分別為5.3萬元/噸、16萬元/噸,較月初分別下跌了8.6%、3%。

上海證券認為,磷酸鐵鋰市場目前對12月的預期相對悲觀,尤其擔心部分電池廠或突然減量不拿貨,目前下游電池廠采購庫存維持在十天以下。

對于儲能市場,海證期貨表示,新型電力供應體系為儲能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比較大的空間,但當前價格戰(zhàn)、產能過剩、海外裝機降溫等問題接踵而至,使得儲能產業(yè)鏈的經濟效益不高,從而導致儲能增長預期有所下調。

該機構稱,11月儲能領域的需求明顯減弱,部分企業(yè)缺乏新的訂單來源。

從盈利水平看,百川盈孚數據顯示,上周碳酸鋰噸成本為12.41萬元,環(huán)比減少0.5%;噸毛利為2.41萬元,環(huán)比減少4.73%。

“在15萬元價格下,受影響較大的主要是外采鋰礦生產碳酸鋰的產能,礦+冶煉一體化生產的企業(yè)具有更好的成本優(yōu)勢。”李攀表示。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上海鋼聯(lián)

144
  • 上海鋼聯(lián)(300226.SZ):2025年一季報凈利潤為5187.32萬元
  • 上海鋼聯(lián):一季度歸母凈利潤5187.32萬元,同比增加5.53%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兩年內首次,碳酸鋰現(xiàn)貨報價跌破15萬元關口 | 鋰價動態(tài)

除供求關系外,定價模式的變化也促使碳酸鋰價格下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界面新聞記者 | 王勇

盡管電動汽車市場仍在增長,但增速放緩,加之儲能市場需求增長乏力,導致碳酸鋰需求受限,價格持續(xù)走低。

上海鋼聯(lián)數據顯示,11月20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下跌1500元/噸,跌至14.9萬元/噸,正式跌破15萬元關口。

其他平臺的電池級碳酸鋰報價更先一步跌破15萬元。上海有色網(SMM)上周五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報價為14.7萬元/噸。這是兩年內碳酸鋰現(xiàn)貨報價首次跌破15萬元。

11月20日,SMM平臺電池級碳酸鋰繼續(xù)下跌,均價報14.65萬元/噸,創(chuàng)下兩年新低,連跌22日,近5日累計跌5540元,近30日累計跌2.25萬元。

作為廣期所碳酸鋰期貨的結算標的,11月20日,上海有色網的碳酸鋰價格指數下跌1261元,跌至14.64萬元/噸。

碳酸鋰期貨也連日下跌,截至11月20日收盤,主力合約2401下跌1.15%,報收13.72萬元/噸,較一個月前下跌了約10%。今年9月底,碳酸鋰期貨價格曾跌破跌破15萬元,但現(xiàn)貨一直維持此水平之上。

碳酸鋰為主要鋰鹽產品之一,上游原材料為鋰礦。電池級碳酸鋰是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主要用于磷酸鐵鋰、鈷酸鋰以及部分三元鋰類的正極材料。

當前,碳酸鋰供大于需的形勢逐漸清晰。上海鋼聯(lián)新能源事業(yè)部鋰業(yè)分析師李攀對界面新聞稱,11月國內碳酸鋰總供給量5.38萬噸,總需求量5.1萬噸,過剩量約0.28萬噸。

除供求關系外,定價模式的變化也促使碳酸鋰成本出現(xiàn)下降,從而促進價格下跌。

“部分鋰鹽冶煉廠與礦山的結算模式由M/M-1/Q-1切換為M+1模式。M+1模式為碳酸鋰價格下行打開空間?!崩钆时硎尽?/p>

Q代表季度,-1代表以上個季度碳酸鋰電池的價格加權進行結算;M代表月份,+1一般表示采用到港月的月均碳酸鋰價格計算。

上海證券研究報告指出,澳洲頭部礦山目前四季度依舊采用Q-1定價模式,短期頭部礦山定價權仍然強勢,然而部分澳洲及巴西、尼日利亞的礦山定價機制有所調整,從原來的Q-1模式改為M+1模式。

該機構指出,臨單價格大幅低于部分長單,后面隨著M+1結算模式的進一步擴散,未來鋰礦整體呈持續(xù)下探趨勢,碳酸鋰成本將逐漸下移。

“上游成本下行將導致鋰鹽價格進一步下行?!崩钆时硎?,鋰礦定價也會跟著鋰鹽價格走;下游正極材料定價方式為金屬鹽價格*系數+加工費,碳酸鋰價格下跌了,材料價格也會下跌。

李攀預計,11月下半月,隨著進口鋰鹽鋰礦的逐漸到港,供給大于需求,價格支撐將進一步減弱。

供應方面,愛建證券表示,目前鋰鹽廠碳酸鋰生產穩(wěn)定,但由于前期價格相對高位,許多企業(yè)積累了大量碳酸鋰庫存,為了降低成本和回籠資金,企業(yè)逐步出清庫存,導致供應量出現(xiàn)增加。

該機構指出,當前下游部分正極材料企業(yè)以壓縮碳酸鋰原料庫存的降本增效策略為主。盡管電動汽車市場仍在增長,但增速放緩,加之儲能市場需求增長乏力,導致碳酸鋰的需求不及預期,進一步壓低了價格。

中汽協(xié)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35.2萬輛和728萬輛,分別同比增長33.9%和37.8%。去年同期增速則分別達1.11倍和1.05倍。

受鋰價下跌和下游需求不樂觀影響,磷酸鐵鋰、三元材料和前驅體等價格也在下滑。

上海鋼聯(lián)數據顯示,11月20日,磷酸鐵鋰、523三元材料均價分別為5.3萬元/噸、16萬元/噸,較月初分別下跌了8.6%、3%。

上海證券認為,磷酸鐵鋰市場目前對12月的預期相對悲觀,尤其擔心部分電池廠或突然減量不拿貨,目前下游電池廠采購庫存維持在十天以下。

對于儲能市場,海證期貨表示,新型電力供應體系為儲能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比較大的空間,但當前價格戰(zhàn)、產能過剩、海外裝機降溫等問題接踵而至,使得儲能產業(yè)鏈的經濟效益不高,從而導致儲能增長預期有所下調。

該機構稱,11月儲能領域的需求明顯減弱,部分企業(yè)缺乏新的訂單來源。

從盈利水平看,百川盈孚數據顯示,上周碳酸鋰噸成本為12.41萬元,環(huán)比減少0.5%;噸毛利為2.41萬元,環(huán)比減少4.73%。

“在15萬元價格下,受影響較大的主要是外采鋰礦生產碳酸鋰的產能,礦+冶煉一體化生產的企業(yè)具有更好的成本優(yōu)勢。”李攀表示。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