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汽車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中國的汽車出口量也走上了爆發(fā)之路。
僅用一年時間,中國汽車出口就實現了從200萬輛到300萬輛的突破,2022年全國汽車出口總量超越德國,達311萬輛。今年一季度,國內汽車出口量又再次超過日本,排名全球第一。根據海外分析機構Canalys預測,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總量有望達到440萬輛。
在國內汽車出口數據蓬勃增長之下,汽車海運這一過去相對冷門的領域近期熱度持續(xù)攀升,相對有限的運力也使得海運排期異常緊張。
有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只有700余艘從事汽車海運的專業(yè)船只,而國內汽車運輸船的運力僅占全球的2.63%。在汽車出海需求高漲的背景下,一船難求的現象十分普遍,
以擁有6500個車位的汽車運輸船為例,在2020年至今的3年多內,其租金從1萬美元一天飆升至11萬美元一天。即使在租金上漲10倍的情況下,汽車運輸船排期依舊已經排至2027年。
在龐大的汽車出口數量中,新能源汽車開始占據越來越大的比重。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出口總量達53.4萬輛,同比增長了1.6倍,包括動力電池在內的關鍵零部件也保持著快速增長。
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在電動化轉型中完成了彎道超車,而另一方面則是全球汽車產業(yè)的制造重心也在向中國偏移,以特斯拉為首的電動汽車巨頭選擇在中國布局產線,完成生產后再出口到海外市場。
不同于燃油汽車,裝有大量動力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在運輸途中有著更高的風險,尤其是需要大量儲存電能的電動汽車。
就在不久前,一艘隸屬于日本航運公司K Line的汽車運輸船在荷蘭附近海域起火,這艘運輸船共計搭載著3783輛來自奔馳與寶馬等品牌的新車,其中就有近500輛電動汽車。大火在一個星期后才被撲滅,最終造成了1人死亡16人受傷,大量汽車被完全損毀。
盡管目前事故原因仍尚不清楚,但根據荷蘭廣播公司RTL發(fā)布的一段錄音顯示,一位救援人員聲稱,這場火災始于船上運輸的一輛電動汽車的電池。
這場事故也將問題擺在汽車海運行業(yè)面前,面對與燃油車存在巨大結構差異的電動汽車,他們是否做好了準備,迎接風險的到來,降低事故的發(fā)生頻率。
目前海運行業(yè)還沒有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
根據保險公司安聯的一份報告顯示,2022年共計發(fā)生了209起船舶火災,同比去年增長17%,數量達近十年來之最。這其中有13起與汽車運輸方面相關,同年全球汽車海運數量也達到了新高。
一位業(yè)內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電動汽車搭載的鋰離子電池的燃燒風險與燃燒能量都是傳統(tǒng)汽車的數倍,盡管海運行業(yè)清楚這種風險,但無奈技術有限,他們沒法有效應對這種風險。
與燃油不同,動力電池在燃燒后有著更高的復燃與爆炸風險,且無法用水完全撲滅,只能采用隔絕氧氣的方法來滅火。
一位消防從業(yè)人士表示,在撲滅電動汽車起火時,通常會先對周邊的可燃物進行清理,并迅速用大量水噴淋位于車底的電池模塊,“最理想的辦法就是用水完全淹沒汽車底盤,達到隔絕氧氣的作用?!?/p>
因此,難以大量用水且空間狹窄擁擠的地下停車場就成為了消防員撲滅電車起火的噩夢,而用于遠洋運輸大量汽車的滾裝船正是一座海上停車場。
一位海運從業(yè)者告訴界面新聞,為了大批運輸車輛,滾裝運輸船一般擁有十幾層停車甲板,數千輛汽車停在密閉空間內,上下左右的空間有時甚至不足半米。
“高密度的汽車裝載量在碰上發(fā)展迅猛的電車起火后,船內的消防系統(tǒng)幾乎起不到什么作用,船內的消防人員也無法及時趕到,阻止火勢進一步蔓延,擁擠的環(huán)境反而加劇了他們的被困風險?!?/p>
不過,海運行業(yè)也在探索解決方案。針對頻發(fā)的海上電動汽車火災,國際海事組織大概率將會在明年對電動汽車運輸船只的安全評估標準進行更新調整。
上述從業(yè)人士表示,目前針對海上電車起火,業(yè)內正在研發(fā)三種解決方案,第一種是在船艙的消防系統(tǒng)中搭載專門用于撲滅電池起火的化學藥劑;第二種則是通過規(guī)劃與防火毯建立隔離區(qū),在起火后盡量減少損失;最后一種則是用一種類似注射器的裝置,刺入起火的電池內部注水滅火。
不過,上述三種方法距離最終落地還需要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