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詩涵
界面新聞編輯 | 陳小同
11月13日,德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大陸集團表示,作為2025年起每年節(jié)省4億歐元開支計劃的一部分,將削減汽車部門的部分工作崗位。大陸集團稱,裁員規(guī)模尚不明確,但預計將在四位數(shù)范圍內。
據(jù)德國媒體Manager Magazin此前報道,由于全球汽車供應疲軟,大陸集團正計劃削減陷入困境的汽車業(yè)務部門的工作崗位,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約5500人,其中上千個裁撤的崗位將在德國境內。管理委員會的目標是為集團每年節(jié)省4億歐元(約合4.28億美元)。
報道稱,裁員主要影響行政管理人員,生產研發(fā)部門以及輪胎制造部門的員工受波及較小。集團內部人士表示,選擇性裁員一方面意在保障集團的產品和技術等核心領域不受影響,另一方面是因為行政管理相關開支的優(yōu)化余地較其他部門更大。
大陸集團去年面向汽車制造商的全球銷售額達到254億美元,處于行列前列水平。財報顯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大陸集團員工總數(shù)約為21.2萬人,其中近半數(shù)為大陸集團的汽車部門工作,此次裁員相當于減少汽車部門總數(shù)的5.4%的員工。
當季,公司利潤主要來自輪胎業(yè)務,其長期高額投資的汽車業(yè)務部門收益雖有所改善,但仍未擺脫虧損陰影。以汽車軟件、傳感器技術和汽車零部件作為未來業(yè)務重要組成部分,其年初至今錄得2640萬歐元(約合2823萬美元)的虧損,拖累公司整體營收表現(xiàn)。
大陸集團發(fā)言人對此回應稱,公司正在研究如何提高汽車部門的競爭力,具體措施包括對行政結構進行調整,以便降低成本并提高決策效率。
事實上,大陸集團已被盈利貢獻不平衡的問題困擾多年,部門間對立情緒較濃。輪胎部門長期保持兩位數(shù)的利潤率,但受其資金“輸血”的汽車部門卻未見明顯起色,早前更傳聞將拋售部分相關業(yè)務。
近年來,由于市值從2018年的500億歐元下降至130億歐元左右,大陸集團采取了系列重組措施以提高盈利能力。
今年2月,集團宣布重組橡塑部門康迪泰克(Contitech),在歐洲、美洲和亞太地區(qū)均設立單獨部門,并將其汽車業(yè)務整合為一個專注于電動汽車技術的獨立部門。但這一策略并未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面對半年后仍然欠佳的業(yè)績,大陸監(jiān)事會認為扭轉局面的關鍵在于將汽車部分從康迪泰克旗下徹底剝離,預計其將在兩年內被出售、進一步拆分或與其他公司合并。此舉意在將集團業(yè)務集中到高利潤的輪胎和橡膠領域。
有關重組的猜測也涉及汽車部門。大陸集團高層稱,該部門有50多個小型業(yè)務單位,“這顯然太多了”。金融界人士補充表示,部分制動器和內飾業(yè)務也將被列入出售名單。
大陸集團并非近年來唯一受汽車行業(yè)動蕩影響的供應商。受工人罷工、能源轉型不力等多重因素影響,全球范圍內包含大眾、福特、通用在內的多家汽車巨頭亟需降本增效。壓力也傳導至上游產業(yè)鏈,佛瑞亞在8月關閉一處座椅工廠并解雇了511名員工。10月底,芯片制造商安森美預計第四季業(yè)績不佳,計劃裁員約900人。
法雷奧集團內部人士則告訴界面新聞,公司今年在華招聘計劃較去年大幅度縮減。而在世界范圍內,法雷奧計劃于明年停止在德國一處工廠生產電動機,這一決定將影響超過300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