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買車家
高端化,作為實現(xiàn)彎道超車的標志,一直以來都是自主品牌難以抵擋的誘惑,大家都前赴后繼在這條道路上挑戰(zhàn)。雖然從此前來看,很難說哪家取得了真正的成功,但這終究是中國車企奮發(fā)向上的歸宿。
而直到新能源時代的到來,終于給了自主品牌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并迅速縮小與外資品牌的差距。尤其是比亞迪,去年以遠超特斯拉30萬輛達到73萬輛的總銷量成績,登頂國內(nèi)新能源龍頭位置。如此銷量和十多年的技術積累,天時地利人和之下,可見其已迫不及待想要尋求高端化的突破。
誠然,從目前王朝系列的漢,海洋系列的海豹,以及今年早些時間發(fā)布的騰勢D9,從產(chǎn)品定義到價格,都能看到比亞迪高端化的趨勢。只不過鑒于上次騰勢高端化的失敗,以及在消費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廉價、低端車形象,比亞迪或許也是自主品牌中進軍高端化最吃力的一位選手。
然而近期,比亞迪被爆料或將與華為合作,推出全新智能電動車品牌“星際”,卻讓很多人看到了其高端化的曙光。新能源車企的領頭羊,與智能軟件技術的頂級玩家,二者強強聯(lián)合,如果真的能夠打造出一款高品質智能電動車,對于雙方無疑都是一大利好。
首先從行業(yè)格局上來說,比亞迪這兩年在新能源技術方面的突破是有目共睹的,但在汽車智能化領域卻并沒有太多建樹。這方面的缺失也是過去比亞迪品牌價值建設方面所欠缺的地方。如果與華為的合作能補齊智能化的短板,對于比亞迪想要打造的高端智能電動車來說自然助力頗多。
華為那邊廂雖然嘴上說著不造車,身體卻很誠實的在不斷的拓展汽車業(yè)務。AITO發(fā)布會上,余承東一口一個“我們的車”,足見其野心。但是華為在造車這方面目前比較尷尬的處境是,一邊,身處智能化潮頭,以蔚小理為首的造車新勢力們大多選擇自研技術。
另一邊,鑒其商業(yè)模式過于強勢,只能和扶不起來的小康汽車搞幾款試水產(chǎn)品,但銷量證明了在主機廠口碑的巨大劣勢面前,華為智能生態(tài)這個金字招牌也是獨木難撐。
而這次華為與比亞迪的合作,或許能夠驗證其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系統(tǒng)的市場接受度,以及到底能不能借此打造出爆款。同時,有比亞迪這樣量級的車企合作,也可將自己的汽車智能化技術覆蓋面拓寬一大步。
反過來,對于比亞迪也可驗證其一直以來的欠缺——一套好的智能系統(tǒng),是否能拔高品牌調性提高利潤率。畢竟,傳統(tǒng)豪華屬性方面的高成本用料、高端底盤這些騰勢就已經(jīng)能做到了,而在智能時代有關車機互聯(lián),自動駕駛等新興附加值方面,則可以依靠華為在科技界的實力和明星屬性。
其次,二者聯(lián)手打造的產(chǎn)品還未誕生,能得知的消息并不多,未知數(shù)也很多,但考慮品牌定位高端新能源SUV市場,售價區(qū)間為50-80萬左右,想必雙方會拿出所有的看家本領。
比如車內(nèi)搭載華為的MDC計算平臺,全車鴻蒙智能座艙,配備激光雷達基本是板上釘釘?shù)氖虑椤?/p>
車輛本身必然使用電池底盤一體化的CTB技術。除此之外,比亞迪為e3.0平臺自研的iTAC高端技術,即智能扭矩控制系統(tǒng),或許也會在該品牌車型上首次現(xiàn)身。
由此可見,這個暫名為星際的高端品牌(車型),還沒誕生就已經(jīng)集結了目前國內(nèi)最頂尖的新能源和智能化技術,期待值筆者認為完全不用擔心。
只是,雙方若就此展開合作,想要真正達成1+1>2,還有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華為的介入可能是把雙刃劍。前車之鑒是從問界M5到M7,都是靠著華為撐門面。之前上汽說跟華為合作丟了靈魂,結合問界品牌的定位來看,華為嶄露了作為供應商的超強影響力,有技術有流量,但其在產(chǎn)品端的辨識度也遠遠蓋過了合作方。而以比亞迪目前在新能源市場的咖位,絕不可能允許把車輛的主導權交給他人,即便是華為。
因此,雙方合作最大的弊端或許就在于到底誰是“主角”的爭斗,說到底還是華為在供應商領域的影響力太大了。
不過,以目前兩家公司的動作來看,似乎都作出了有限的讓步。本想全產(chǎn)業(yè)鏈獨吞的比亞迪迫于形勢讓出部分市場,給了華為一個智能生態(tài)介入主流的機會。而華為也迫于小康的拉垮,與比亞迪在新一輪試水的全新高端品牌上展開合作。
當然,對于消費者和吃瓜群眾來說,最好的結果肯定是雙方合作愉快,品牌取得成功,順勢推出系列產(chǎn)品打開市場了。畢竟,我們距離真正的汽車工業(yè)強國還是差點火候。如果說在此前的燃油車領域,紅旗無限接近于成為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品牌,那么在高端智能電動車領域,比亞迪和華為的聯(lián)手,是值得被寄予厚望,挑起重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