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尹清露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當現(xiàn)實讓人發(fā)瘋,“發(fā)瘋文學”就是年輕人的解藥。如今,一部分網(wǎng)絡表達正逐漸走向荒謬和抽象,并出現(xiàn)了不同的變體,比如相聲演員陳印泉的“廢話文學”,以及近期火起來的“嗎嘍文學”(嗎嘍在廣西話中是猴子的意思),人們似乎試圖通過胡說八道來維持某一種“正?!?。
在這股潮流中,羅馬尼亞哲學家E·M.齊奧朗的作品《在絕望之巔》憑借其中的金句和陰郁的主題成為了去年社交平臺上的寵兒,書中的語句即使混入今天的發(fā)瘋語錄也毫無違和感。這并非偶然。齊奧朗繼承的就是20世紀存在主義、唯心主義等悲觀主義的哲學傳統(tǒng),它們面臨的問題是一樣的,也即現(xiàn)代性帶來的人性異化。遵循這一思路與齊奧朗的走紅,我們應該如何理解“發(fā)瘋文學”?
共情齊奧朗:當現(xiàn)實變?yōu)橛螒?,人類變?yōu)閯游?/h3>
由于總是談論死亡、失眠、嘔吐和絕望,齊奧朗經(jīng)常被認為是“虛無主義者”。而在發(fā)瘋文學中,“瘋”的對象往往并不具體,更像是壓抑過后對著空氣的肆意發(fā)泄,因此也有著虛無的意味。然而,另一種說法或許更為準確——通過發(fā)瘋,生活中未曾察覺的虛無主義被揭發(fā)了出來。
荷蘭哲學家諾倫·格爾茨(Nolen Gertz)是這樣定義虛無主義的:發(fā)現(xiàn)生活無意義,但仍然假裝沒事地繼續(xù)活下去;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是非人化的,但仍然選擇接受它。虛無主義者樂觀而富有同情心,因為他們的生活目標是幸福,即使現(xiàn)狀有問題,他們也相信終有一天會穿越黑暗、抵達光明。格爾茨指出,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一種“無意愿的意志”,是為了維持社會穩(wěn)定、保證社會安全而強加給我們的。他援引尼采的《論道德的譜系》提到,現(xiàn)代性崇尚的謙遜、自抑、自我否定和自我犧牲本來是屬于奴隸的價值觀,卻最終戰(zhàn)勝了主人的驕傲與強壯,成為了今天大行其道的道德價值。
于是,備受壓抑的人們尋找著各種方法,試圖把破壞性沖動導向建設性的行為,比如自我催眠(刷抖音、看油管視頻)、機械地服從(打卡上班)、制造小小的快樂(在Tinder上發(fā)表酷評)。然而尼采認為,本能無法被輕易抑制,人類中的獸性遠超清規(guī)戒律,所以上述做法只是將殘忍指向了自身,這種自虐就是我們熟悉的內疚和罪惡感。如此一來,雖然避免了社會的毀滅,代價卻是加重了我們的麻木和虛無主義。
正是在這樣的脈絡中,發(fā)瘋文學的重要性凸顯了出來,“這個人看上去瘋瘋癲癲的”不再是指責,反而成為了一種贊美,意思是TA看穿了生命本身的虛無,并決定不再同流合污。忍耐和壓抑的意義首先遭到了質疑,與其自責內耗,不如像韓劇《黑暗榮耀》里的妍珍那樣破口大罵,將過錯歸咎于他人。面對工作的無意義,如今的上班族會四處搜尋“領導看了不想理你的頭像”來逃離工作,或者將上班比作過家家——當現(xiàn)實降級為游戲,枯燥的工作也就沒那么可怕了,一臉嚴肅的領導甚至因此顯得分外可笑。
在《在絕望之巔》中,齊奧朗同樣熱切地希望所有人“離開工作場所,聚集在街頭,再也不做任何事情”。他極力地贊美懶惰,稱自己是巴黎最無所事事的人,“唯一做得比我少的是沒有客人的妓女”。為了在沒有工作的情況下寄人籬下,齊奧朗還要克制自己的厭世情緒,只要有人愿意請他吃飯,他幾乎都會結交。即使經(jīng)常在作品里褻瀆神明,齊奧朗也會以“上帝崇拜者”的姿態(tài)興高采烈地出現(xiàn)在羅馬尼亞東正教教堂,以獲得免費用晚餐的機會。如此看來,齊奧朗更像是一個并不徹底、善于變通的犬儒主義者,他也的確屬于這一派形而上學的虛無主義傳統(tǒng)——將陰郁作為一生的靈感來源,吸收著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哲學,又在悲愴中加入了濃重的、自我意識過剩的幽默和自嘲,用雄辯的口才闡述人類一切努力和制度的無意義和墮落,描繪出誘人的末日景象。
在末日中,人類的智慧和主體性也不再重要,做人還不如做動物來得輕松。齊奧朗認為人類是最不幸的動物,被自然界拋棄,只得自尋出路,相比之下,野草或者呱呱叫的鳥的生命更為圓滿。在齊奧朗看來,為了達到不再做人的目的,我們必須足夠任性妄為,這在網(wǎng)上流行的“在洗澡時吃橙子,感受花果山下猴子的樂趣”中可以找到對應;另一個例子是廣為流傳的嗎嘍表情包,嗎嘍看上去呆傻無辜、眼神渙散,但也因此隔絕于理性人的無聊世界,所以可以順理成章地做出匪夷所思的舉動。
如果說蘇格拉底希望將人們拉出洞穴,用知識代替信仰,精神嗎嘍們則對知識毫不關心,他們自認為“根本沒有什么志向和憂國憂民的遠大理想,我想當峨眉山上的猴子,天天搶人吃的然后蹲在山頭傻樂,沒事還能抽人大嘴巴子”。用齊奧朗的話來說,他放棄了解這個世界,只因為這個世界不配被人了解。
以荒誕對抗荒誕,并找尋希望?
在精神正常、有樂觀信念的人看來,生命是不斷向前邁進的線性過程,而死亡是生命的反面,人們要努力活到死那一刻,才能在死后的“來世”得享生活。然而齊奧朗提醒我們,死亡在生命中無處不在,死亡與美無關,痛苦和折磨就是它的全部意涵。在發(fā)瘋文學中,人們不再掩飾死亡意識,而是用惡毒的口吻在表情包上寫著“喜報:我死啦”,或者干脆承認自己的虛弱無能(“鼠鼠我啊,真的頂不住啦”)。齊奧朗還提到,對于體悟到生命是長久痛苦的人來說,救贖的問題也很簡單明了——“他們的道路上沒有救贖。”
蘇珊·桑塔格曾經(jīng)這樣評價齊奧朗的寫作:其他作家的文章結尾是他的開頭,他總是從一個驚人的結論開始繼續(xù)往下寫?;蛟S這并不奇怪,因為救贖不可能,所以就無所謂進步,建立邏輯連貫的敘事和論證也變得不重要了。人在發(fā)瘋時說的話往往是碎片化的、前后不連貫的,這在齊奧朗的其他作品如《苦論》中更加明顯,文章斷裂成短句和詩歌,讀者只能用直覺而非智力把握其中的內涵,浮出苦澀的會心一笑。
一則軼事為此做了注腳:1936年,當齊奧朗在一家中學短暫擔任中學哲學教師時(這也是他唯一一次擔任全職工作),學生問他“什么是倫理學”,齊奧朗告訴學生根本就沒有倫理學這回事,他的課堂將永遠處于混亂狀態(tài)。當齊奧朗最終辭職,校長為了慶祝此事,把自己喝了個昏天黑地。
然而,齊奧朗和發(fā)瘋文學創(chuàng)作者充其量只能算是故意演繹,真正瘋掉的人卻能夠渾然天成地做到這一點。在描寫巴西貧民窟收容所的民族志《維塔:社會遺棄下的瘋癲與文明》中,精神病人卡塔麗娜不斷編寫著她的“患病詞典”,她用混亂的方式串聯(lián)起人、地點、機構和病情,就這樣被困在沒有時間性的世界里,個人記憶與集體記憶互相交織,變成層層重疊的幽靈。作者這樣描述卡塔麗娜的境況:
她停留在一片發(fā)光的失落邊境,借由書寫拓寬了人類的想象,與這些邊境比鄰的是一個被遮蔽的殺人的現(xiàn)實,通過探索這樣的邊境,我們找到一條進入當下人類境況的途徑,這是民族志探究的核心目標。
正如《維塔》的導讀所寫,這也正是發(fā)瘋文學的題中之義——用瘋癲的語言點評一個瘋癲的世界,用荒誕對抗荒誕。格爾茨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經(jīng)驗不僅讓生活變得無意義,還變得荒誕了——成千上萬的人被殺害,納粹主義盛行,然而人們繼續(xù)吃飯、工作、閑談、睡覺,好像一切都沒有變化,虛無主義就是一種“品著葡萄酒欣賞燃燒的世界”的能力,明明到處都是沉船,人們卻還試圖維持所謂的正常秩序。與之相反,被世界逼到發(fā)瘋的人會制作出meme梗圖,用這種方式將荒誕表象出來。格爾茨如此提醒我們,指出生命是無意義的,并非是主張?zhí)摕o主義,而是去和虛無主義戰(zhàn)斗。
界面文化此前在關于韓國激進女性主義的文章中,曾經(jīng)提到過“鏡像”這一看似瘋狂的言語策略——女性主義者通過倒轉并放大施暴者和受害者的位置關系,讓人們意識到無處不在的厭女氛圍。與之類似,發(fā)瘋文學用荒誕不經(jīng)回應著來自上位者、長輩、領導的無理要求,當親戚問你“怎么還不生孩子”,你大可以面不改色地回一句“我不孕不育”;別人欠錢不還,你也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嚎叫翻跟斗,用自己的丑陋先發(fā)制人地令其顏面盡失。
齊奧朗同樣深諳這類顛倒和對立的辯證法,他在《在絕望之巔》中倒轉了對于死去時有親人陪伴在旁的愿景,他寫道,最深邃和最根本的死亡,就是在孤獨中死去,那些要求在死亡時有親朋圍繞的人,是出于恐懼和無法單獨度過最后時刻的無能。《苦論》中的段落則提供了一種摧毀善良誘惑的做法:去市場里挑選一個最貧苦的老婦人,踩她的腳,在她破口大罵之時選擇一聲不吭。作為讀者,我們由此感受到一種逃脫出道德的刺激,類似于去年的大學校園夜色里年輕人集體爬行的隱秘快感,用最卑鄙和低賤的姿態(tài)表達不滿,對著空無放聲大笑。
透過發(fā)瘋文學的窺鏡,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代性的種種好處已然凋零的現(xiàn)在,聲稱生命至上的生活其實是反對生命的。與之相反,嘴上說著“想死”之人真正想說的卻是“想活”,這大概可以稱之為一種“毀滅與絕望的希望論”。用文學評論家特里·伊格爾頓的話做結便是:失掉希望是有可能的,摒棄絕望卻不可能,經(jīng)由徹底的毀滅,或許我們才能贏回美好生活。
參考資料:
《虛無主義》 [荷蘭]諾倫·格爾茨(Nolen Gertz)著 張紅軍 譯 商務印書館·風之回響RESONANCE / 涵芬樓文化 2022-10
《在絕望之巔》[法國] E·M·齊奧朗 著 唐江 譯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明室Lucida 2022-6
《苦論》[法國] E·M.齊奧朗 著 蔡羽婷 譯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3-8
拒服美役,遠離婚戀:排斥男性是好的策略嗎?| 界面文化
http://m.learnwithfaith.com/article/9919216.html
The Philosopher of Failure Emil Cioran’s Heights of Despair
https://lareviewofbooks.org/article/philosopher-failure-emil-ciorans-heights-despair/
Learning to be a loser a philosopher’s case for doing nothing
https://psyche.co/ideas/learning-to-be-a-loser-a-philosophers-case-for-doing-no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