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專訪】汪民安:每個人都感到技術在進步,但不是每個人都感到生活在改善

技術既是毒藥也是良藥。不幸的是,人類將自己的潛能同時應用在這兩面性上來。

心理學家弗洛姆:人類的目標就是要克服自戀

弗洛姆認為,心理健康在于最低限度的自戀,但是精神病正是出于完全的自戀,不論是作為個人還是群體,人類的目標就是要克服自戀,能夠去關愛他人,能克服對自我的崇拜。

盧梭:“我要變成植物”

真正的植物學不以自然為客體,不貶低、輕視自然,不將人視作自然之主,而是將人帶回自然,使人品味自然之趣,讓人發(fā)現(xiàn)自身的自然性。

彩票的道理:不可能的奇跡為何令人沉迷?

彩票一方面“給那些毫無先天優(yōu)勢、在公平競爭中永無翻身之地的人——這些人必然是大多數(shù)——帶來希望”,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擱置工作,放棄隱忍、節(jié)省,轉而追求一時好運”。

學者汪民安:論文不能八股,人類應有獨特表達方式

汪民安認為,理論首先要讓人看明白,而表達思想的方式有多種多樣,不局限于學院式的寫作模式。

“發(fā)瘋文學”大流行:胡言亂語里的絕望和希望

發(fā)瘋文學的題中之義:用瘋癲的語言點評一個瘋癲的世界,用荒誕對抗荒誕。

批評韓炳哲:如果說他喜歡討論政治癥狀,那么他本身就是一種癥狀

“韓炳哲熱” 說明了怎樣的社會趨勢?他的作品又是否能夠如實地詮釋當下?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汪民安和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吳瓊就此展開討論。

工程師兼哲學家:未來的思想家和實干家

“工程師哲學家是實干家:與政客、夢想家或學者相去甚遠。”

邁進了家樂福,就邁進了符號學 | 中國首家家樂福閉店

我們是在一種妄想的語境里購物嗎?它們會不會轟然倒塌?

哲學學者余明鋒:ChatGPT的回答追求正確,真正的人文教育并非如此 | 專訪

我們正在經(jīng)歷一個不可思議的時代,一個注定不安的時代。在這個意義上,人工智能和其他技術的發(fā)展一樣,都是人類反思自身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