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唐俊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2023年,中國內地59個開通了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共承擔了177.28億人次出行,同比上漲52.66%。疫情之后客流大幅上漲,地鐵公司的經營狀況恢復如何?
雖然地鐵行業(yè)鮮有上市公司(目前僅申通地鐵),但不少企業(yè)通過發(fā)行債券以支撐高昂的建設成本,會定期在中國債券信息網、上海清算所等債券網站公布財務報告。
截至發(fā)稿,已有29家地鐵集團/軌道交通集團(以下統(tǒng)稱“地鐵公司”)公布了2023年的財務報告。界面新聞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2023年地鐵公司收入普遍上漲,但不少公司利潤卻下降。與此同時,政府提供的補貼大多在上漲。
北京地鐵最賺錢,廣深地鐵利潤大降
從營收規(guī)模來看,深圳地鐵繼續(xù)保持全國第一,2023年達到了251.5億元,比上一年增加11.8億元。深圳地鐵是唯一一個年營收超過250億元的地鐵公司。
北京地鐵的母公司北京基礎設施投資公司(以下簡稱“京投”),2023年營收大漲67億元,突破200億大關達到218億元,位列全國第二。京投負責北京大部分地鐵線路運營,另有部分線路由京港地鐵運營。
廣州地鐵和成都軌道交通則互換位置。成都軌道交通去年營收上漲40億元,達到158億元,從第四升至第三位。而廣州地鐵營收雖然也上漲了18億元,但與成都軌道集團相比仍有差距,因此營收規(guī)模從第三位降至第四位。
寧波軌道交通集團營收大幅上漲,增加了57億元。界面新聞分析財報發(fā)現,這主要是因為寧波軌道交通的“大宗物資收入”猛漲至92.73億元,而上一年度這一項的收入僅為16.55億元。財報中未明確說明大宗物資收入具體為何種業(yè)務收入。
此外,蘇州軌道交通、西安軌道交通、蘭州軌道交通、福州地鐵、南京地鐵、鄭州地鐵的營收增加值也較高,均在10億元以上。
從利潤角度看,北京地鐵是全國最賺錢的地鐵公司,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24億元。第二位是成都軌道交通,歸母凈利潤8.3億元,相比上一年上漲1.8億元。其次是天津軌道交通、長春軌道交通、青島地鐵、寧波軌道交通、南京地鐵、福州地鐵等。
常年的優(yōu)等生深圳地鐵,2023年利潤卻出現顯著下滑。2022年深圳地鐵歸母凈利潤為10.4億元,2023年僅有5.5億元,下降一半。去年,深圳地鐵利息費用上漲6.6億元,投資收益減少約20億元,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總收入。
深圳地鐵的鄰居廣州地鐵,2023年歸母凈利潤也大幅下降8.2億元,最終只有2000多萬元。廣州地鐵去年其他收益(政府補助)下降了9.58億元,資產處置收益減少了14.84億元。
武漢地鐵更是營收和利潤雙雙下降,其營業(yè)總收入下降了34.6億元,歸母凈利潤下降了15.3億元,導致其歸母凈利潤不到4000多萬元。記者分析財報發(fā)現,武漢地鐵收入和利潤下滑,主要是因為“資源開發(fā)收入”大跌,由62億元降至11.78億元。地鐵公司的資源開發(fā),一般是房地產開發(fā),也就是常說的TOD模式。
總的來看,地鐵公司增收不增利。統(tǒng)計范圍內的29家地鐵公司中,25家營收上升,但有17家利潤下滑,利潤上漲的公司增加值基本在2億元以下。
上海的申通地鐵雖然已上市,但僅運營幾條地鐵線路,無法反映申通地鐵集團整體情況,故本文不納入考慮。公開渠道沒有查詢到上海申通地鐵集團的財報。杭州地鐵和廈門軌道交通公布過2022年財報,但記者未查詢到其2023年財報。
政府補貼總額近千億
2023年疫情結束,地鐵客流全面恢復,帶動地鐵運營/客票收入提升。
根據界面新聞統(tǒng)計,基本上所有城市的地鐵運營/票務收入均實現上漲,其中京投負責的北京地鐵上漲近23億元,深圳地鐵上漲19億元,廣州地鐵上漲14億元,成都地鐵上漲10億元。
廣州是地鐵票務收入最高的城市,超過70億元;京投和深圳地鐵的票務收入超過50億元。中國內地地鐵票價相差不大,客流越高的城市票務收入越高。
不過,仍有超過一半的城市地鐵運營/票務收入低于10億元,遠低于運營成本。
由于執(zhí)行低票價,大部分地鐵都無法通過自身經營實現盈虧平衡。地鐵要想維持正常運營,不得不依靠當地政府提供大量補貼。
界面新聞統(tǒng)計29城地鐵財報發(fā)現,有21家公司的“其他收益”上漲,其他收益是指與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這些地鐵公司獲得的政府補助,總計約1000億元。
京投雖然利潤全國第一,但其獲得的補貼額也是全國第一,2023年至少獲得了253億元的補貼。深圳地鐵與京投的營收接近,但深圳地鐵的其他收益只有7.3億元。
京投財報顯示,253億元的補貼中,有97億元的運營虧損補貼、99.8億元的軌道交通借款利息補貼、53億元的軌道交通資產折舊及攤銷補貼、2.1億元的政府運營補償-市域鐵路。
青島地鐵、重慶軌道交通、寧波軌道交通獲得的政府補貼在75億元以上,成都軌道交通獲得約70億元,鄭州地鐵、濟南軌道交通、南京地鐵的政府補貼在50億元以上。
蘇州地鐵未將政府補助計入其他收益,而是計入了票務收入。2023年蘇州地鐵實現81.33億元的票務收入,但并未列出其中有多少是政府補貼。蘇州地鐵2021年的財報更詳細,當時真正的售票收入是6.5億元,票款補貼收入為70.75億元,總計77.25億元。
客票收入不會突然大漲,且2021年77.25億元的收入與2023年81.33億元的收入相差不大,按照其他城市補貼穩(wěn)步上漲的趨勢,預計蘇州地鐵2023年獲得的補貼在70億-75億元。
深圳地鐵房地產收入下降
不少地鐵公司同時也是房地產開發(fā)商,在地鐵站上蓋及周圍修建商品房出售,通過“軌道+物業(yè)”的模式發(fā)展,也就是常說的TOD。通過TOD模式發(fā)展,地鐵可提升收入,減少對政府補貼的依賴度。
2023年房地產行業(yè)承壓,部分地鐵公司相關收入下降,但也有部分公司逆勢上漲。
深圳地鐵是內地最早借鑒港鐵TOD模式發(fā)展的,其地產收入最高,2023年站城一體化開發(fā)收入147億元,這也使得深圳地鐵對補貼的依賴度較低。不過去年深圳地鐵的地產收入有所下降,下跌了8%,可能與深圳樓市環(huán)境有關。
北京地鐵此前較少參與房地產,但最近幾年也開始發(fā)展“軌道+物業(yè)”。京投的房地產開發(fā)、土地開發(fā)等收入不斷上升,2023年同比上漲了80%,收入超過100億元。
成都同樣在大力推廣TOD,市區(qū)內有多個TOD樓盤,例如正在修建和售賣的龍?zhí)端耇OD項目,就是一個有35棟樓的大型小區(qū)。2023年,成都軌道交通場站綜合開發(fā)收入上漲近60%,實現收入近100億元。蘇州軌道交通和廣州地鐵的相關收入,過去一年穩(wěn)步上升。
南寧、青島、南京、武漢等地的地鐵物業(yè)收入有所下降,武漢更是暴跌80%,這也導致上文提到的武漢地鐵營收和利潤雙雙下滑。
29城地鐵總負債4.3萬億元
地鐵是重資產基建行業(yè),千億以上資產在這個行業(yè)是常態(tài)。
截至2023年末,京投總資產為8747億元,深圳地鐵超過7000億元,廣州地鐵超過6000億元,武漢地鐵和成都軌道交通超過3000億元。
統(tǒng)計范圍內的29城地鐵,總資產規(guī)模達到6.88萬億元。
與之對應,地鐵公司的負債也較高,有16家公司的債務超過1000億元,其中7家在2000億元以上。
29城地鐵總負債為4.3萬億元,如果加上其他沒有公布財報的地鐵公司,全國地鐵行業(yè)的負債額更大。一個可以對比的數據是,國鐵集團2023年末的總負債為6.13萬億元。
從資產負債率來看,大部分地鐵公司在60%以上。與上一年度相比,約2/3的公司資產負債率上升,但漲幅不大。
這些債務所產生的利息同樣不低。2023年,負債最高的京投共支付了131億元的利息,相比去年有所下降;成都軌道交通支付了72億元的利息,深圳地鐵、重慶軌道交通的利息費用在40億-45億元之間。
青島地鐵、寧波軌道交通、鄭州地鐵、廣州地鐵、長沙軌道交通的利息費用在30億-40億元之間,長春、濟南、蘇州、西安、天津、沈陽等地的軌道/地鐵公司利息費用在20億-30億元之間,其他公司在10億元以下。
相關閱讀
2022年30城地鐵財報梳理:6家公司營收破百億,補貼總額超千億
2021年24城地鐵財報梳理:哪些城市地鐵最賺錢?哪些城市政府補貼最高?
2020年22城地鐵財報梳理:深圳地鐵利潤超百億元,地鐵收入支柱不靠賣票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