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
巴西裔英國作家亞拉·福勒:小說也有機會影響現(xiàn)實?

年輕的巴西裔英國作家想通過新英國脫歐時代的小說來鼓動讀者,問題是,小說真的能夠影響現(xiàn)實嗎?

非洲的饑餓與馴服

在《非洲短篇小說選集》里,饑餓既是真實發(fā)生的事件,也作為比喻而廣泛存在著。

游歷盲人國、巨人島與平面國,借由幻想理解我們身處的世界

這些奇異國度既是假的又是真的,我們在幻想故事里識別出自己。

把做過間諜的親人寫進小說是否可能?

間諜小說家夏洛特·菲爾比在最新著作中講述了祖父金·菲爾比和蘇聯(lián)女特工伊迪絲·都鐸-哈特的淵源,也談到了把親人寫進小說的風險,以及女性間諜常常被忽視的原因。

朱利安·巴恩斯出新作,再度行走于虛構與歷史之間

在這部講述男子尼爾癡迷于文學講師伊麗莎白·芬奇的新作中,朱利安·巴恩斯不斷挑戰(zhàn)著敘事和讀者的耐心。

隔離度過春夏秋冬:英國作家阿莉·史密斯的四季續(xù)篇

在史密斯的“四季四部曲”打破系列的第五本中,抒情的想象與寓言、鬧劇,歷史與新冠病毒交替出現(xiàn)。

當代小說中的殘酷母性

母親題材在當代小說中極為流行。但是忘了嬰兒瑜伽和學校門口的八卦吧,本文介紹的這些母親都是腥牙血爪的。

2022年布克國際文學獎短名單出爐:主題皆為創(chuàng)傷,托卡爾丘克入圍

此次入圍的小說每部都譯自一種不同的語言,其中包括韓語、挪威語、日語、西班牙語以及印地語。

10部小說中的鏡像式人生|書單

從奧斯卡·王爾德到薩拉·沃特斯,平行人生下的迥然宿命向來是小說家熱衷的題材。

津巴布韋作家諾維爾莉特:絕望不可避免,我們得想要變好才有望走得更遠

布拉瓦約談了談穆加貝下臺后的津巴布韋,以及她的新作是如何從奧威爾的《動物莊園》汲取靈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