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
智利作家伊莎貝爾·阿連德:尚待完成的重要任務(wù)是打破父權(quán)制

阿連德談了談對智利大選的看法,和母親的2.4萬封通信,以及為何把所有的書都送給了別人。

藝術(shù)損友致富經(jīng):當捐腎女作家爭議成為小說

在處女作《最后手段》中,安德魯·李普斯坦對與捐腎風波相似的事件進行了戲劇化處理,對作家的創(chuàng)作自由、剽竊的邊界以及本真性提出了疑問。

費蘭特評電影版《暗處的女兒》:在電影將書從我心中抹去的那一刻,我成為了觀眾

瑪吉·吉倫哈爾執(zhí)導的《暗處的女兒》已經(jīng)登陸流媒體平臺,原著作者埃萊娜·費蘭特談了談她將改編權(quán)交給吉倫哈爾的原因,好的小說影像化應該是怎樣的,以及為何奧利維亞·科爾曼是這個影像故事的真正力量。

柳原漢雅繼《渺小一生》后出版新作關(guān)照疫情下的受限生活

柳原漢雅的新作探索了特定背景設(shè)定下的自由和無序,故事背景涵蓋了包括平行宇宙版的19世紀紐約、充斥著極權(quán)主義的未來在內(nèi)的三個不同時期。

繼伍迪·艾倫回憶錄和羅斯傳記后,諾曼·梅勒也被“取消”了?

蘭登書屋并未如報道所言放棄出版已故作家諾曼·梅勒的作品集,事實是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接受這部作品。

最新解密的諾獎檔案顯示,1971年聶魯達險些因政治傾向錯失諾獎

除了披露完整的入圍名單外,新近公開的檔案顯示,1971年的諾貝爾評審小組擔心這位智利獲獎?wù)叩恼沃鲝垺芭c該獎項的目標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