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債
多地明確新冠感染醫(yī)保報銷比例 滬指收復3100點 | 財經(jīng)晚6點

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國鐵提出今年旅客發(fā)送量增近7成……以下是界面新聞整理的1月3日國內財經(jīng)要聞。

增長與風險的平衡:2023年財政政策會如何“加力提效”? | 界面預言家⑥

界面新聞采訪的分析師多認為,明年預算赤字率大概率超過2022年的2.8%,達到3%甚至以上水平。

2023年新增專項債提前批額度下達:時間“更提前”,基建仍是主要投向

從提前下達時間上看,今年是最早的一年,顯示出財政穩(wěn)增長的迫切性。

地方審計報告透露了哪些問題?專項債閑置和挪用較為普遍

近年以來,中央層面不斷加強對專項債的監(jiān)管。

上半年上海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94.8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812.7億元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94.8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下降12.9%,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19.8%,為預算的46.1%。

24地調整專項債資金用途超千次,更多投向基建領域

穩(wěn)增長壓力加大背景下,今年地方政府頻繁調整專項債資金用途。

1.5萬億存量專項債額度分布:京滬“家底”最厚,四省不足百億

截至2021年底,北京、上海兩市限額內分別有超過1500億元的存量專項債額度可使用,“家底”較厚,而絕大部分省份均不足500億元。

今年新增專項債發(fā)行過半,剩余1.8萬億元將在6月底前發(fā)完

根據(jù)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3.65萬億元,與上年持平。按照財政部的要求,剩下的1.8萬億元將在一個月內基本發(fā)完。

專項債發(fā)行使用會否受疫情影響?財政部:盡一切辦法把影響降到最低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表示,財政部國庫司接受地方委托,做好地方債券發(fā)行代操作,努力把疫情的影響盡量降到最低。

WTO下調今年全球貿易預測 天津稱父母可提公積金助子女購房 | 財經(jīng)晚6點

用于項目建設的專項債額度已全部下達,交通部要求嚴禁擅自阻斷或關閉高速公路……以下是界面新聞整理的4月12日國內財經(jīng)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