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
【專訪】學者金雯:年輕人對愛的幻滅,已成為他們日常生活政治的一部分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金雯研究興起于18世紀的情感小說,也關注當下年輕人的情感恐懼。

當我寫作時,我是一個女人 | 弗吉尼亞·伍爾夫逝世紀念

伍爾夫用她的一生與維多利亞時代固定的女性形象展開抗爭,同時也抵抗著針對女性的封閉生活。

日本建筑師山本理顯獲2024年普利茲克建筑獎,曾設計北京建外SOHO | 文化周報

山本理顯的建筑設計旨在“模糊公共和私人之間的界限”,并且通過精確理性的設計,增加了人們見到彼此的機會。

格非對談古爾納:今天抒情很難,日常奔忙的人沒有那么多感情要談

“今天見到一個感情濃郁的人,他通常會被認為有問題。真正在日常奔忙的人,沒有時間跟你談感情?!弊骷腋穹钦f。

讀自傳,只為譴責作家不夠完美的良心?

從日記、自傳或自傳體小說里,我們看到的究竟是什么?人們能否通過這些自敘尋找到作者的真我?讀者有權力據(jù)此譴責伍爾夫的追逐名利之心和克瑙斯高的暴躁執(zhí)拗嗎?

在假日里,像瓦爾澤一樣散步

我來到自由的天空下,繼續(xù)我的散步。

文學里的冬日童年:克瑙斯高的煙花與烏格雷西奇的煤灰

那些關于煙花與煤灰的記憶,或許也與中國讀者記憶中的童年相通。

《魔戒》公版“混戰(zhàn)”進行中,出版托爾金究竟有多難?

多家出版社爭先出版《魔戒》《霍比特人》,然而,如今公版“大戰(zhàn)”似乎已經(jīng)變成了“混戰(zhàn)”。

【專訪】韓國作家趙南柱:即使同住一個屋檐下,人與人也存在著超越“代溝”的隔閡

“從《82年生的金智英》《發(fā)生在徐英洞的故事》到現(xiàn)在,我似乎總是帶著相似的心情來寫小說。作為一個過著平凡日常生活的人,在面對這個世界上難以理解的事物時,我通過寫作來梳理那些矛盾的情緒和混亂的思緒。”

翻譯抄襲該如何判定?從《唐納兄妹》中譯本維權之爭談起

出版機構99讀書人發(fā)表維權聲明,稱上海譯文出版社《唐納兄妹》一書可能存在抄襲行為,并提出“如果構成抄襲,請公開道歉;如果實為借鑒,請公開致謝”的訴求。